115.旧思 二更

鹊上心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宫女为后最新章节!

    从玄武门出去要穿过一片民宅, 这边住的多为朝臣官吏,是以也被称为状元坊。

    深宅大院不少, 青瓦四合院也很多。

    催烟袅袅,人声嘈杂,他们的马车选了一条最僻静的巷子经过, 还是能偶尔从窗户缝隙里看到外面路过的行人。

    付巧言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多人了。

    百姓们有的行色匆匆, 有的且歌且言,有的锦衣高冠, 有的布衣青履。

    各色各样的人从前方的巷子里穿过,一转身就不见了。

    付巧言看得目不转睛。

    荣锦棠以前在外五所时偶尔也会出宫来体察民情,对这里多少是熟悉的,只这两年在宫中忙碌, 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

    今日一观, 屋舍还是那些屋舍, 行人也还是那些行人。

    “有意思?”荣锦棠问她。

    付巧言都没空回头, 她回:“有趣极了。”

    在宫中生活长了,她总是有种错觉。仿佛天地就那么大, 又或许人就那么多。

    宫里的一切都是冷的, 没有烟火,没有热闹。

    只偶尔宫宴的时候,付巧言才会突然发现:呀,原来宫里头还有这么些人。

    荣锦棠帮她把窗帘掀开, 叫她痛快瞧。

    窗户上用了单片琉璃, 一点冷风都吹不进来。

    付巧言突然道:“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 巷子也跟这里有几分仿佛。”

    她的籍贯之前荣锦棠查付恒书的时候恰巧看过,是顺天府桐县上窑镇,她家原住于青石巷,是小官吏、捕快和商贾的聚居地。

    说是相像,主要是气氛像。

    青石巷里的屋舍多为灰瓦民宅,跟状元坊的深宅大院是不能比的。

    荣锦棠握住她的手,轻声道:“你家的旧宅已经叫人买回来,等你弟弟束发后就过到他名下。”

    付巧言猛地回过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荣锦棠捏了捏她的脸蛋,笑道:“出来玩呢,可不许哭鼻子。”

    “陛下,”付巧言使劲吸了两下鼻子,真的忍住没有哭出来,“陛下花了多少钱?”

    荣锦棠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她不仅没扑到自己怀里撒一通娇,还问了个这么不浪漫的问题。

    他叹了口气:“朕怎么知道,只让下人去办了,你家那小宅子也贵不到那里去。”

    那倒是实话,付巧言笑出声来,拉着他的手不停晃:“我家有个小院子,以前爹爹在院子里种了一棵石榴树,每到秋日红了的石榴就自己裂开嘴笑,然后挨个从树上坠落下来。”

    荣锦棠只吃过剥好的石榴,还真没怎么见过石榴树:“那样石榴会不会坏?”

    付巧言摇摇头,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怀念:“不会,石榴皮硬的很,到了日子我跟恒书就每天守在那里等着捡,顺着裂口剥下一把红彤彤的籽扔嘴里,甜得醉人。”

    想到那场景,付巧言仿佛就回到了自家的那个小院里。下了学她跟弟弟两个就蹲在院子里剥石榴,厨房不停窜出食物熟透的香气来,每当他们剥完两大碗石榴,家里的晚饭也就做好了。

    他们家的父母两个手艺是差不多的,谁要是下课早谁就回来准备晚饭,付巧言也学了一两手,只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晚饭过后,她和弟弟就跟在父亲身后,看他泡石榴甜酒。

    在大酒瓶里放一半的冰糖和石榴,再倒上微甜的竹叶青,封上口蒙上布,隔三差五摇上那么一摇,樱桃的甜味就会散在酒里。

    月余之后倒在莹白的酒盏里,恰如一湾芙蓉花开。

    那水红的颜色清亮可爱,远远闻着就有一股甜味。

    付巧言小声给他讲着家里的石榴酒,然后又感叹:“原来我在家时还会做鸡蛋青菜汤面,几年没摸灶台,现在怕是连火候都掌握不好了。”

    荣锦棠一直没插话,就听她慢慢说着家里事。

    马车一路穿行,穿出状元坊又路过玄武大街,最后才能到北边的御马苑与五福地。

    玄武大街也是市集,只不过跟朱雀大街的彩幡飘摇古意盎然不同,这里更市井一些,店铺没那么精致,路边还有供百姓租赁的小摊位,只要几个铜板就能用上一整天。

    这里更热闹、更喧嚣,也更络绎不绝。

    付巧言没有说要来这里逛,能去朱雀大街已经很好,这里人多口杂,实在不是荣锦棠和她能去的地方。

    她只是坐在窗边,凝望着外面。

    隔着一道琉璃窗,便是两个世界。

    付巧言笑笑,能看一看也是很好了。

    荣锦棠就在一边给她讲:“朕原来也上这里玩过,以前头拐角处还有个赌坊,只后来朝廷里管得严,那赌坊也不太敢出老千坑人,久而久之老板开不下去便搬走了。”

    付巧言顺着他的手往前面看去,只见街边的拐角处已经改了另一个招牌,上面写着晋江书局。

    “这家书局开得倒是很大,我们镇上也有。”

    荣锦棠道:“里面许多本子确实挺好的,比如之前那本《周山志》因为结局不太好,还被读者上门抗议,说要作者再写一本大团圆的。”

    他居然连这事都知道的这么清楚,付巧言不由得满心佩服:“陛下真是无所不知。”

    荣锦棠突然凑到她耳边,小声道:“跟你说实话,晋江书局是咱们荣氏的祖产,一直都是宗人府掌管的。”

    付巧言很是吃惊。

    “可我们听到的晋江书局的传说里,那不是姓刘的夫妻两个白手起家,一起开创的书局吗?”

    荣锦棠笑了笑,颇有些意味深长:“只讲给百姓听的。”

    “要不然,你以为晋江书局为何能开得到处都是?”

    付巧言想了好一会儿,才突然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那草木书局呢?”付巧言问,这可是大越的御书局。

    荣锦棠道:“这刚建国时是驸马司掌管,后来驸马司撤了,改为翰林院主管。”

    付巧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么看,当年开国的那位高祖皇帝,也实在深谋远虑。

    不过这都是前朝的旧闻,付巧言就没多纠结,她倒是好奇《周山志》的事。

    “那到底写了新的本子没?”

    刚那闲话也是他偶尔听的,没怎么往心里头去,若不是路过书局定然想不起来,付巧言这一问他就有些迟疑,好半天没回忆起再多的细节。

    “朕也记不太清,一会儿我们去朱雀大街,问问那边那家草木书局便是了。”

    朱雀大街上有草木书局的总店,里面什么书都有,晋江书局的书也会进来展示。

    两个人讲了一会儿话,马车就穿出玄武大街往北郊驶去。

    大约两刻之后,马车就在御马苑旁边的一片田地前停了下来。

    这边早就扎好篱笆,田地也打理得整整齐齐,北边还有一排屋舍,用来给贵人们更衣休息。

    付巧言扶着晴画的手下了马车,抬头就闻到一股泥土的芬芳。

    她深吸口气,笑道:“这里倒是开阔。”

    北郊这一片庄子都是皇庄,周围早就种满各种各样的蔬菜粮食,只空出来中间这一小块地。

    荣锦棠过来牵起她的手,领着她往五福地里走。

    脚下是松软的泥土,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微风吹过,带来了祈祷丰收的风铃声。

    “这地是怎么选出来的?”付巧言小心翼翼踩着脚下窄窄的田垄,好奇问。

    “这个其实就是选了最中间的这一块,没什么特别的讲究。”荣锦棠小声道,“不过对外就说是钦天监算的,说这块地最有福气。”

    付巧言真是哭笑不得。

    荣锦棠领着她穿过田地,给她指临近的田亩里种了何种植物。

    作为一个皇帝,农耕的事情他也是必须要了解的。

    “像玉米、土豆、地瓜等物都是从外藩传来,父皇当年听说这些食物能抗饿,特殊时期也能代替稻谷作为主食,就命农耕院的博士好研究如何大规模种植,这十年才慢慢普及开来。”

    付巧言认真听着,道:“难怪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很少吃过这些,后来渐渐大了几菜市场里的才多起来。”

    荣锦棠道:“这几种都很好种植,老百姓自己在家里随意开一块地,若是侍弄得好说不定能养活一家老小。”

    付巧言不由感叹:“先帝真是勤勉。”

    一个皇帝最关心老百姓是否有食吃,有衣穿,有家住。当这些都有了,才能叫盛世太平。

    在隆庆帝治世的前四十年,他几乎已经做到了。

    可一个乌鞑,就毁掉了他一生的努力。

    当隆庆帝躺在床上病入膏肓的最后时刻,他心里头一定很痛,也很难过。

    这一辈子他前九十九步都努力走得又稳又好,可最后一步却跌了个大跟头,然而时间不等人,已经没有底一百零一步叫他重新爬起来了。

    一代明君,就带着无限的遗憾溘然长逝。

    话至此处,两个人都不约而同想起了先帝爷来。

    付巧言见荣锦棠似有些伤怀,便道:“我还没用过犁,陛下带我去瞧瞧看?”

    荣锦棠微微叹了口气,领着她往库房去。

    因为马上就是新年了,五福地这也有家仆在打扫和清理,荣锦棠领着付巧言走进去的时候,正有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在那擦木犁。

    付巧言见他手脚麻利,不由问:“你家大人呢?你怎么这么小就出来做事了?”

    那男孩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瞧着倒是沉稳,他好奇地看了他们两个一眼,返问:“你们是谁?这里是皇家禁地,外人不得进入。”

    荣锦棠蓦地笑出声来。

    “我们不是外人呀。”付巧言也笑道。

    男孩倒是聪明,从门口瞧见外面跟了一大堆的人,这才反应过来:“给贵人请安了。”

    荣锦棠叫他起身,问他:“这应当不是你的活吧?”

    男孩挺起胸膛:“这是我父亲的差事,只他今日偶感风寒又不想耽误事,便安排我来了。”

    他刚才擦洗木犁的动作熟练自然,一看就是老手了。

    荣锦棠问他:“你父亲不怕你办错事?”

    “怎么会呢?”男孩骄傲地道,“我从小跟在我父亲身边学,他能做到的事,我努力也能做到。”

    这句话,一下子说到了荣锦棠心里去。

    是的,父皇能做到的事,朕一定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