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霸清最新章节!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清朝的科举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举行了,沿袭的是明朝的旧制。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你可不要以为都是小孩来考,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你可别以为秀才好考,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现在你已经当上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你有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还差得远呢。
要当秀才已经如此之难,可是为了当官,同志们还要继续奋斗!
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你可千万别误会,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请注意,乡试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这个举人可不得了,是有资格做官的。之所以说是有资格,是因为这个级别是不能包你一定当官的,也就类似今天的大学毕业不包分配。
那举人怎么才能当官呢,很简单,当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机会了。
所以你如果在明朝去参加某位官员的追悼会,看到某些人在门口探头探脑,面露喜色,要不是和这家有仇,那一般就都是举人。
在这个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好了,你已经考中举人了,终于走出了省城,现在向京城出发,为了当官,向前冲!
现在你已经是举人了,那么请你打好包袱,准备好笔墨纸砚,明年二月你将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验——会试。
这个考试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也就是说,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可能有变动),但要注意,这三百人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进士,他们只是“贡生”,要想当进士,你还要再过一关。
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在说下一关之前,我们要介绍一下科举考试的考场,当时的考场可不是今天光线明亮的教室,还有一大堆家长在外面抱着西瓜等你。明代考试的考场叫做贡院,其实从其结构环境来看,可以称其为牢房。
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大家可以估计一下录取率),都是单间,有人可能觉得单间很好,别忙,我来介绍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单间,这种单间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觉到,这几乎就是一个笼子。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在那盏孤灯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我们的先人满怀着报国的理想,用坚强的毅力写出了妙笔生花的文章,实在值得我们尊敬。
每一个经历过这场考试的人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掌声,不仅是那些成功者,也包括那些失败者。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而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如果到了这里,你还榜上有名,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被派任官职。不过不要期望过高,此时分派的官职都不高,经历这么多苦难,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而已,离县太爷还远着呢,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当官了吧。
科举考试不但是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途径。对他们而言,状元就是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状元也是人,凭什么不是我?!
事实也是如此,但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
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是真正的高难度动作,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这就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够,必须反应快,长得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所以要得到这一称号是要有一定运气的,祖坟上岂止是冒青烟,简直是要喷火。
这种人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一个,此人就是正统年间的商辂,非常厉害。。
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两人。这些人实在是值得我们崇拜的。
要特别说明的是,很多材料记载明朝只有一个连中三元者,这是不对的,在洪武年间,安徽人黄观连中三元,永乐靖难时,黄观为永乐所忌,将其名字从登科录上划去,改第一名为韩克忠,所以在大多数历史记载中,三元并没有黄观的名字。在此特为这位忠臣和读书天才正名。
参加科举考进士是为了当官,随着老百姓做官的人越来越多,世俗的名门望族势力慢慢消退,科举进士们形成了所谓的科举势力,也就是后来的文官群体,这一群体给明朝的政治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他们形成了类似黑社会的组织结构。上可威胁皇帝,下可统治百姓,十分之可怕。在此,我们先看看他们的组织内的运行秩序。
我们前面说过,进士一录取就可以候补官员,而举人要当官,就难得多了,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实在没出息,还是不能考过的话,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册,过几(从一到几十不等)年,官员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一些人去当官。这个叫“大挑”。那么大挑的标准是什么呢,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是看你的长相,选择方式类似现在的警察局认人,举人们如同嫌疑犯,几十人一队,站在吏部大臣们面前任人挑选。
这个时候,长得丑的可就真是叫天不应了,肯定是没有你的一份了,早点回家吧。
其实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啊。
选中的举人就可以当官了,这些举人虽然没有考上进士,但也算是上过榜的,所以他们叫做一榜出身,而进士就叫两榜出身,大家毕竟都是考试出来的,所以进士们也把举人看成自己的同类。也就是所谓清流。
我们列举出五个官员来说明这个问题,给他们分别命名为甲、乙、丙、丁、戊,这五个人的职务是这样的,甲是兵部侍郎(三品),乙是礼部郎中(五品),丙是刑部员外郎(从五品),丁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戊是布政史参议(从四品)。
这五个人中甲、乙、丙、丁都是进士,戊是举人出身,他们在兵部大堂相遇,分清官位后,他们按照秩序坐下,大家开始谈话,由于说的不是公事,自然要从出身讲起,此时戊一定会先退出,为什么呢。
因为他够聪明!虽然他的官位在五人中排第二,但人家谈的是进士的事,你一个举人连殿试都没有参加过,凑什么热闹。这就类似现在开口问学历,他是北大,我是清华,您呢,总不能说是克莱登大学毕业的吧。这个时候上去无异于自讨没趣。而且这些进士出身的人十分喜欢讲登科时候的事情,一开口就是想当年,老子如何在殿试中应对自如等等,就如同围城里的那句名言“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抛出一句。其实他很有可能是答非所问,慌不择路爬出去的,谁知道呢。这是见面的第一步,摆出身。
下面是第二步,大家既然都是进士,那就好谈了,谈下一个问题,何时中进士的。一谈之下,甲是洪武十六年的,乙是十九年的,丁是二十二年的,丙资格最老,是洪武三年的,这就类似今天见面问人:您的哪一届毕业的啊,喔,是师兄啊,失敬失敬。当时可不是说两句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时候,那三位就要向丙行礼了,这是规矩,不管你官和年纪比对方大多少,遇到比你早登科的就要行礼。这是第二步,摆资历。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哪怕都是进士,也有个优等名次的问题吧,甲说:我是三甲同进士出身,乙笑一下:我是二甲进士出身,丙也笑:我是二甲第十五名。
这个时候丁说:我是庶吉士。
那几位马上就不笑了,乖乖的站起来行礼,这是因为庶吉士实在来头很大。
在所有的进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选精英考试才可成为庶吉士,他们的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是皇帝的秘书,权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当大学士的惯例。
你说庶吉士厉害不厉害?
这三套摆下来,大家心里都有了数,将来多多关照啊,科举势力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排定秩序,形成强大力量的。
考上了进士对于当时的人太有诱惑力了,而考一个好的名次也有额外的吸引力,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也就是穿着官服回家给当年的穷哥们、邻居家大婶大哥看看,这个时候,排场越大,面子就越大。
大家在电视上看到过,古代官员出行都要带一大堆人,前面有打锣的,举牌子的开道。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举牌子的,学问都在牌子上呢!
如果你是状元,那就威风了,牌子上可以写上“状元及第”“钦点翰林”这样的大字,招摇过市,引得无数百姓感叹不已,抓住自己孩子的脑袋使劲晃,将来一定要学他!
二甲和三甲怎么写牌子呢,他们的牌子上会列明“同进士出身”“两榜出身”这样的字,也是很多人倾慕的。
进士的牌子好写,人家毕竟见过大世面,那举人怎么办,不能写中进士,也不能写两榜,放心,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举人出门的时候,由于可写的不多,他们充分发挥了创造力。
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乡试中举的,就写个牌子“丁寅举人”,再想想,老子在县衙是主簿(正九品),官位低是低了点,但也是官嘛,于是第二个牌子就写“某县主簿”,此外还有什么何年何月被表彰过,有何政绩,都可以写上去,反正能骗骗老百姓就行了。
英廉对和大人此次考试的期望是很大的,他知道自己这个孙女婿的底细,一个小小的乡试对他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不过为了图个心里安生,考前一个月,他再次找到了和大人,他要嘱咐嘱咐再嘱咐,叮咛叮咛再叮咛。
“我看你这些日子读书很勤奋,不知道你准备得怎么样了?!”英廉语重心长地问道。
“祖父,我有些担心………”
“嗯?!”英廉有些糊涂了:一个小小的乡试有什么好担心的?!
“乡试的内容不外乎两种文体,八股文和试帖诗。我的八股文一直学得不是很好。”和大人慢慢地道。
“为什么?!”英廉皱起了眉头。
“八股文格式死板,首先的破题要说明题意,随后的承题进一步说明题意和文章主旨,然后起讲开始议论,由人手引入正题,然后还有起股、出题,在有中股与后股发挥题意,束谷要说完意犹未尽的话,再由收结收束全文。这格式内同应该如何进行我虽然了解得十分清楚,但对于做这样的文章却一直没有兴趣。这种格式约束了人的思维,让人无法再框架里真正写出自己的想法,我无论怎样练习,都没有什么进步。”和大人感慨道。
和大人说得很对,八股文不但改变了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让无数人陷入极端的痛苦中,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影响了中国未来几百年的命运。而首创八股文的天才正是我们的朱元璋-朱八爷。
八股文起源于明朝,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不可不说。
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靠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的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这是取士的关键。
那时候的考生们不像现在的学生,考试前要复习很多内容,对他们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只能在这里出,不可能有别的题目。范围相当小,背起来容易,而且写文章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五百字,不象现在的某些命题作文动不动就要千字以上,这么看来,当年的考试似乎要容易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也不行,真是害人不浅,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
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的人也不知道,这样考出来的是什么人才?
八股说到底是一种形式而已,就算古板,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别急,明朝统治者们还有杀手锏,这一招才是最厉害的。
明朝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去写文章,这个圣人是谁呢——朱熹。
朱熹曾经给四书写过注,也就是标注他自己的理解,然而这些理解被统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学子必须按照朱圣人当年的思维来答题。
天可怜见!朱圣人当年可能在上茅厕想出一句,写下来,吃饭时又想出一句,写下来,本来就作不得准,而过了上百年居然要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确实是一种折磨。
这可就苦了明朝学子们,叫天不应,谁知道这家伙当年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只能自己慢慢猜,慢慢把握,所谓搞不懂就问人,搞得懂就教人,实在没有人懂就去问神,对这些学子而言并不只是玩笑而已。
无数考生午夜梦回,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就是朱熹那并不俊朗的外貌和并不魁梧的身材,久而久之,有些醒悟过来的人就开始问候朱熹的父母及祖先,似乎这样才能出口恶气。问题在于骂完后还是要考啊,不考就没有官做,这是实际的问题。
在固定的思维,固定的模式下,明的学子们开始完成他们的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惊叹的是,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考生们仍然写出了很多锦绣文章,在下曾经看过两篇八股状元文,文辞优美,立意深刻,想到这些文章他们是在如此多的限制下写出的,实在令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佩服不已。
这些优秀八股文的作者巧妙的利用既有规则,在有意无意间插入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优美的词句表现出来,他们无疑是这场规则竞赛中真正的成功者。
八股考试的弊端是很多的,选出的人才很多都是书呆子。著名的明朝学者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来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白痴面孔。
但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比如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曾经写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哪一个不是八股文拿高分的?这些人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总的看来,这一制度还是弊多利少,禁锢人们的思维,害人不浅啊,其影响深远,直到近代,人们还以考过八股为荣,比如陈独秀和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都是前清的秀才,陈独秀曾经问蒋梦麟考的是什么秀才,蒋梦麟回答是策论秀才,陈独秀非常得意,哈哈大笑,说自己考的是八股秀才,比策论秀才值钱。蒋梦麟连忙作揖。大家从中可以看到,八股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哎……”英廉叹了口气,“那试帖诗呢?!”
试帖诗是乾隆二十二年后的乡试、会试才有的,是一种五言八韵诗,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内容。也就是说要充满正能量,宣扬红色精神。
“试帖诗我倒不担心,在官学的时候学了许多做诗的方法。”
“那就好。你的底子不错,这些年又读了不少书,书法也不错,这次考试应该问题不大。即便你文章写得再好,任你文思泉涌,洋洋洒洒,倘若书法不行,仍会被扣分(现在也一样)。这些年苦练的书法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英廉这番话似乎是在安慰和大人,其实他更像是在安慰他自己。
希望这次他真的可以顺利过关。
“祖父,我还有一事要问。”
“你问吧!”
“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严重,咱么不会吃亏吧?!”和大人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他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之前在丑科殿试之后,乾隆爷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事情是这样的。乾隆爷复查考生的卷宗,打开第一名的一看,考生:严本。卷子中有这样两句:‘人心本浑然也,而要必严办于动静之殊。’注意前半句的第三个字和后半句的第四个字,分明就是严本的名字。
乾隆爷不淡定了,又拿起第二名的王世维的卷子,结果卷子中竟有‘维皇降衷’的句子。第三名鲍之钟的卷子,卷中有‘包含上下’的句子,包即是鲍字的一半,又同音。到了第五名程阮那里,试卷里也说“成之者性也”,成与程同音。为什么这前几名的卷子里都含有考生的名字?!难道是巧合?!这样的巧合似乎也太巧了点吧?!
这是什么?!这是作弊!你们糊弄傻子呢?!
乾隆爷雷霆震怒,觉得自己的智商被无下限地侮辱了。一道旨意下去:叫军机大臣们连夜会审,我倒是要看看究竟谁这么大胆子,敢在老子面前搞这套把戏?!
结果不用多说,原来的第一、二、三、五名的卷子全都排在了末尾,乾隆爷顿感欣慰。
跟老子玩脑筋急转弯,你们还嫩点儿!
这件事情轰动朝野,也不知双规了多少高干,最后才渐渐平息下来。
其实乾隆爷这纯属大惊小怪,作弊这种事情在我们华夏可谓是屡见不鲜。像这种作弊的方法,早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玩剩下的了。
在明朝,作弊的招数由低到高,大致可分为四种。
最初级的作弊方式,是夹带,所以明朝规定,进入考场时,每人只能携带笔墨,进考场就把门一锁,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考完才给开门。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比如把毛笔凿空,里面塞上小抄,或是在砚台里面夹藏,更牛一点的,就找人在考场外看准地方,把答案绑在石头上扔进去,据说射箭进去的也有,面对新局面,朝廷规定,毛笔只能用空心笔杆,砚台不能太厚,考场内要派人巡逻等等。
这是基本技术,更高级一点的,是第二种方法:枪手代考,明朝的同学们趁着照相技术尚未发明,四处找人代考,当然朝廷不是吃素的,在准考证上,还加上了体貌特征描述,比如面白,无须,高个等等。
以上两项技术,都是常用技术,且好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所以流传至今,且发扬光大,今日之大学,继承前辈遗志者,大有人在。
但真正有钱,有办法的,用的是第三种方法——买考题。
考试最重要的,就是考题,只要知道考题,不愁考不上,所以出题的考官,都是重点对象。
但问题是,明代规定,知情人员如果卖题,基本是先下岗再处理,轻则坐牢,重责杀头,风险太大,而且明朝为了防止作弊,还额外规定,所有获知考题人员,必须住进考场,无论如何,不许外出。
所以在明朝,卖考题的生意是不好做的。
虽然买不到考题,但天无绝人之路,有权有势的同学们还有最后一招杀手锏,此招一出,必定上榜——买考官。
不过,这些考官并不是出题的考官,而是改题的考官。
是的,知不知道题目并不重要,就算你交白卷,只要能搞定改题的人,就能金榜题名。
但问题是,给钱固然容易,那么多卷子,怎么对上号呢?
最原始的方法,是认名字,毕竟跟高考不同,考试的人就那么多,看到名字就录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此以后,试卷开始封名,实行匿名批改。
但作弊的同学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有的做记号,有的故意在考卷里增大字体,只为对改卷的考官说一句话:我就是给钱的那个!
这几招相当地有效,且难以禁止,送进去不少人,面对新形势朝廷不等不靠,经过仔细钻研,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对策。
具体方法是,所有的考卷收齐后,密封姓名,不直接交给考官,而是转给一个特别的人。
这个人并非官员,他收到考卷后,只干一件事——抄。
所有的考卷,都由他重新抄写,然后送给考官批改,全程由人监督。
这招实在太狠,因为所有的考卷,是统一笔迹,统一形式,考官根本无从判断,且毫不影响考试成绩,可谓万无一失。
不过,还是有人破解了这种统一抄写制度。
虽然笔迹相同,试卷相同,但这个方法,依然有漏洞,依然可以作弊。
作弊的具体方法是,考生事前与考官预定密码,比如一首唐诗,或是几个字,故意写在试卷的开头,或是结尾,这样即使格式与字迹改变,依然能够辨别出考卷作者。
够牛了吧?!
你错了,这还不是作弊的最高境界。
作弊中的最高技巧——买朝廷。
买考题、买考官都太小儿科了,既然横竖要买,还不如直接买通朝廷,让组织考试的人,给自己定个状元,直接到位,省得麻烦。
这下服了吧!
“哎,这种事情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有些人心甘情愿冒上些风险,也要拼死搏上一搏!不过咱们不能做那种事情,投机取巧,终不是长久之计,到头来只会害人害己!”对于这样的事情,英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要知道,敢在乾隆爷面前玩猫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人都爹妈生的,哪一个也没有两个脑袋,谁不知道珍惜。敢这样做的人,只有一种人。这种人的地位绝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英廉官职虽高,但还动不了这种恐怖的存在。更何况他本人非常正直,对于投机取巧的事情极其厌恶。和大人想要借他点光,是绝对不可能地。
“好,那我就尽力而为吧!”和大人点头答道。
很快,乡试的日子到了。
第一场考的就是和大人最为头痛的八股文。打开卷子一看,命题作文:针对《论语》中孟公绰一节写篇文章。
孟公绰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丫是老夫子眼中的一个以清廉而著称于世的完人。不过,老夫子认为他只适合做一些大国的世家大族,如晋国的赵氏(赵氏孤儿),魏氏的家臣,而不是适合做一些小国的如滕、薛这样小国的栋梁之臣。(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对于孟公绰,和大人自然十分了解。他也十分赞同老夫子的话。孟公绰虽然不贪,但要做士大夫,并不是光靠廉洁就行的。官做得越大,胆子就得越大。前怕狼后怕虎,小事小非地计较个不停,永远也做不成大事。
总之,要猛。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自古皆然。
想到这里,和大人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了起来。他的想法虽然不错,但真要是套进八股文的条条框框,和大人的智商明显不够用了。写着写着,马上就要交卷了,他这才发现:擦,跑偏了!
还没等他出考场,和大人就已经知道,这次考试,砸了。
注:此章大篇幅引用了一本名著上的桥段,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己搜一下,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