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在林允文被他同行们的话惊出一身冷汗的时候。
刘钰也在松江府府尹这里,经受了一场旧势力的诘问。
宴会结束后,刘钰本来心情不错。
松江府的府尹又来拜见,本来说好要去周边考察考察,既看看农村情况,也看看松江府的手工业发展,约好一切从简,就在明日。
这松江府的府尹,也不是科举出身,和刘钰虽然不熟,但因着都属于是“廷臣”外放,走的是非科举路子的缘故,聊得还算投机。
江南一地,经济发达,文化兴盛。
大顺当年从均田免粮,最终不得不妥协成保天下,江南的大庄园、大地主经济并未被全部破坏。
坏处一大堆。
好事却也有一些,比如江南的文化、戏曲、小说等,都有了大发展。因为大庄园主、大地主会资助“艺术”。
比起满清时代对江南搞了几次屠杀、又在前期尽可能维系小农经济、搞几大案削弱了江南大地主的势力来说,此时的江南以依附大地主、大庄园主兴起的艺术,确实不错。
不管是明末那种奢靡人文的审美,还是小说诗词以及结社论政之风等,让刘钰在这边很是欣赏了一番。
这松江府的府尹,也在刘钰边欣赏的时候,说起了一些旧事。
“下官自来松江之前,陛下召见,多教下官这松江与众不同之处,又讲了一件前朝旧事。”
“说是前朝永乐、宣德年间,这松江府的知府叫赵豫。”
“彼时,松江府的百姓,有什么事,都不去宗族解决、也很少私下解决,而是什么事都要告官,由法律解决。”
“赵豫来后,便要移风易俗。凡是案情不严重的,便与告状的人推说,只道‘明日来’。”
“时间一久,这松江府便有歌谣,说是‘松江太守明日来,来了也白来’。”
“数年之后,及至赵豫离开,这松江府的风气,便真的被这种和稀泥的手段扭转了,移风易俗之下,一般的案件也不来官府,要么宗族解决、要么私下解决。”
“后世传为美谈,以为真儒家之道。”
说到这,这松江府府尹拱手道:“不过,下官来之前,陛下刻意讲了这个故事。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
“如今这松江府,乃朝廷工商兴发之处、财税重要之地。凡事不可和稀泥,要讲规矩。若能走法令的、走诉讼的,万不可叫私下里解决了。”
“昔者赵豫移松江好讼之风,是为功;如今下官也要易松江不好讼之俗,方为业。”
“鲸侯最喜规矩,这工商业初立,规矩更多。好在新学之中有不少人,可以为吏,否则每日下官也不用干别的了,只要应对这些诉讼就罢了。”
刘钰笑道:“陛下既选你来做这松江府尹,那也是见你有才能。你我都是武德宫出身,廷臣外放。这松江府,如今正是财税重地,非能不足以当任。陛下圣明,这里非比从前,从前小农居多,皆为邻里乡人,诉讼之事,尚可和稀泥。如今这是乃工商重地,若再和稀泥,可就不妥了。”
正要和和松江府尹谈谈工商业发展的事,有门子来报道:“鲸侯、府尹大人,外面有十余名乡绅求见。只说有事要与鲸侯诉说,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刘钰侧身用略带疑惑的眼神看了眼松江府尹,心道你不会是给我找什么事吧?
疑惑的眼神一闪而过,随后用调笑的语气道:“莫不是这些人有什么冤屈,竟是伸冤无门,得知本官在这,要直达公侯?”
松江府尹苦笑道:“鲸侯说笑了。都有功名在身,哪有什么冤屈?之前也来过几次了……”
说罢,示意门子先出去,待房内无其余人了,才道:“下官实是没想到他们会在这时候来烦扰鲸侯。其实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主要还是松江府这几年工商业发展,大量流民入此做工。朝廷又多免粮米关税,甚至鼓励自海外运粮。”
“如此一来,这事就有分说了。”
“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松江府的地租多以稻米斗数为准。这些有功名的,家里多有土地。粮价降低,他们的收入自降,自来不满。”
“若以君子之心谈君子之事,还是‘米贱伤农’。再往大了说,个中还是本末之争。”
“松江府工商也日益兴盛,如今只看松江府,这工商税、海关税、印花税等,远超地丁银子。”
“只看工商业,自是粮米价越低越好。”
“但终究,这里面还有诸多小农。若只是这些人,倒还好说。但他们裹挟小农之民意,这就难办。”
“去岁又有暹罗米入境,又恰逢丰收,米价极低。而百姓赋税,除去漕米,又用白银。商贾又在收米时候,压低价格……这些人在乡间煽动,顿时群情激奋。”
“陛下遣我来松江,自然不是为了收松江的这点地丁银。孰轻孰重,我还省的。可是,这事儿下官实在是解决不了,只能拖延。”
“讲道理,下官又讲不过。总不能说,米贱伤农不对吧?又不能说,小农就该破产?”
“不过,下官确实没有觉得此事麻烦,正好推给鲸侯解决的意思。只是,这些乡绅得知鲸侯前来,肯定是要讨个说法的,以求上达天听。”
刘钰闻言,苦笑道:“我也解决不了啊。可人家都找上门来了,还能不见?只是,你就没想出什么办法?”
松江府尹道:“下官也不是不想办法。也曾想过,将地丁银,折成米,收米不收银。废货币税、复实物税。但若收米不收银,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纵然少了收获时候商人盘剥,可小农还是要卖米维持生计的。”
“米贱伤农、米贵伤工。”
说到这,松江府尹叹了口气,拱拱手道:“如今方知下官赴任之前,陛下那番话的深意。此时此刻、实非彼时彼刻。彼时彼刻,赵豫时的松江府;与此时此刻,下官治下的松江府。全然不同。”
“世上安有两全法?不负工商不负农?”
“只看松江一地,以税收论,肯定是保工商不保农。可这道理,却不能说。总不能说,这先贤之道,在这里有用、在别处却没用,竟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吧?他们拿着这个来说事,只问我,米贱伤农的道理,难道不对吗?天下百姓,多为小农,难道不对吗?”
“下官实难应对。”
刘钰揉揉额头,哎了一声道:“我也难应对啊。得了,既如此,还是见一见吧。不见也不好。”
松江府尹长松了口气,忙叫人请那些乡绅前来。
既有功名在身,见官不拜。而且刘钰也不是科举出身的,也没有恶名在外,这些乡绅自是不拜。
见礼之后,看了看这里面还有几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戴着方巾,穿着青衫,刘钰也不好蛮横,只能叫人坐下。
也不知道是真的穷,还是装的穷,有几个人的身上,居然还打着补丁。
若是旁人,说不定就见之心酸。可刘钰也是见识过当年文登州大灾的,只是点补丁,还不足以叫他落泪。
客套之后,果然如松江府尹所言,直接说起来米贱伤农的事。
“鲸侯,府尹大人。如今又到了外船来泊的时候。南洋米入松江,百姓皆无活路了。”
“民间皆言:南洋米、东洋麦,堆如山、贱如粪,农人苦,商贾笑。今岁多收三五斗、贷债又涨六七钱,丰年只盼灾荒至,米价腾跃好还钱……”
“农者,国之本也。谷贱伤农,此天地至理。鲸侯纵少读圣贤书,难道竟不知此道理吗?”
“古人云:雕琢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农事废,女工伤,则饥之本而寒之原也。”
“如今松江府舍本逐末,多行雕琢刻镂之事,贩于东洋;锦绣纂组,货于西洋。”
“若此风日盛,则恐天下大饥、民众皆寒。”
“我等今日前来,非是为了我们自己,乃是为了松江府的数十万百姓、为了天下数万万百姓。”
“松江一地,人皆求利,此风若兴于全国,难道日后男子都去做工、女子都去纺绣?到头来,便是堆积了金山银山,又有何用?”
刘钰本想直接问一句,你家有多少地呢。
但想了一下,又觉得这么问确实无情。不管怎么说,松江府工商业的发展,极大地损害了小农阶层的利益,这一点确确实实。
这不是说工商业发展导致的小农阶层的利益受损,而是因为海外贸易兴起、大顺的航海术进步,以及配套的为了保证松江府工商业发展的粮食进口免税制度导致的。
对工商业来说,粮食价格肯定是越便宜越好。就算是大顺人工成本低,想要维系手工业生产,也得保证那些做工的人饿不死,才能持续不断地劳动。
当然,还有因为税制改革之后,以白银的货币税代替了实物税,使得商人阶层经常在收获的时候压低米价。
正面说,这叫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面说,就是农民破产比之前更加容易了。
这不是后世的农民,太便宜了大不了不卖。
此时的小农,既要缴税、又要交租、还要还债,新米一下来,就得赶紧卖钱。
不过,究其本源,还是土地兼并和高额地租导致的。但是,这本源根本治不了,等于废话,也就不必去考虑。
眼看着对面说的如此有道理,刘钰饶是有些急智,这时候也没办法在正面反驳。
“此事,本官也已知晓。你们都是读圣贤书的人,最有仁义之心、恻隐之意。实非那些只知利而不知义的商贾所能及也。”
“此事本官倒也有些办法。我说来听听,你们觉得如何?”
“这首先嘛,便是清查田亩土地,行永佃之法。田间地租,皆降,以每亩田收获之35%,为最高佃租上限。这是治标。”
“再行北派大儒之均田策,三十年为期。三十年后,土地皆为佃户所有。此为治本。”
“百姓受苦,那便只能苦一苦你们这些读圣贤书的士绅了。仁义大道,又岂是区区田租可比?”
“我看,正好在松江府试行。也可先问问百姓民意,到底是愿意忍受外来米压价、但地租降低、三十年归己?还是宁愿保持现在的租税不变,却只要进了外来米输入即可?”
“此二者选其一,民意不可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