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不知不觉北城已经繁华起来

漫卷诗书万点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第二天,又是平台听政的日子,崇祯非常勤政,几乎每隔两天就要听政一次。

    因为是早朝性质,夏天早上五点多,天亮就开始。冬天也要早上七点多。基本上,天亮了,皇帝就已经在那里坐着了。诸位大臣又怎敢迟到。

    他们很多住在南城。自古京城居不易,京城不仅米贵,房价更是感人。很多人都是在南城租赁房屋居住,就是图个便宜。

    早上上朝,半夜就得起来。那个滋味说不难受是假的。

    乾清门前面的广场上,有太监们做的早点摊子。他们可以在这里吃些早点。还可以吃泡面。这里提供热水。

    泡面现在种类达到二十多种,价格也从当初的一两银子降价到了五钱银子一碗。毕竟现在,新出来的食品太多了。泡面的销量也增大了几十倍。

    毕竟现在皇室已经开始吃早饭了,反正御膳房也要早起做饭,索性让大臣们也有个吃饭的地方。对拮据的财政来说,一年几千两,这也是一笔收入不是。

    正因为,上朝半夜起床,还有赶路到北城,十分辛苦。所以,杨凡才在地安门外,开发了大量的六七层的单元楼住宅小区。

    这种小区楼房占地少,单价就低。毕竟房子的最大成本就是土地价格。

    三居室价格也就百两银子左右。如果钱不够,还可以贷款。这让很多中下层官员买的起。所以销售非常火爆。

    很多三品以上的官员也发现了一个优势。就是这里就在皇城北门外,上朝太近了。不论什么时代,决定房子的价值的,永远是地段、地段、地段。

    北城这里交通不便,而且都是京城最穷的人住在这里。

    京城讲究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东城住的都是有钱的商人。西城住的多数是勋贵和高级文官。南城多数是穷人,引车卖浆者流。北城有很多太监的家属,贱籍人士、还有一些最底层的苦力之类聚集的贫民窟。

    杨凡开发皇城北大街,先修路,然后大规模拆迁。把穷人都转移到了南城新开发的筒子楼小区里去。还优先招工安置。

    这里路修好,下水道和路灯等设施也加上了。再加上公共交通设施,满街巡逻的衙役兵丁、街道保洁人员。配套商业街和休闲娱乐设施、繁华的餐饮街等。直接把北城变成了京城生活最舒适的高档住宅区。

    而且这里小区绿化的和花园一样,有湖泊、假山、亭台造景。环境优美。

    尤其是具备了上下水,冬季集中供暖,平板玻璃门窗,室内干湿分离厕所和洗澡间,使用煤油炉子的、带橱柜和石材装修的厨房等,居住真是太舒服了。

    小区还是十二时辰保安巡逻和出入检查,高墙铁丝网。安全更是没得说。

    小区还配套小型超市和外侧沿街商铺。生活也很方便。再加上道路水泥硬化,马路下水道排水系统,绝对不会大雨内涝。

    出了小区大门,甚至还有马车出租车和单节车厢的蒸汽机有轨公交车。去哪里都很好走。生活质量在这个时代简直登顶了。

    一比较,几重院落也不香了。人毕竟还是喜欢享受舒适生活的动物。

    尤其是地安门外大街,新修建的大戏院,运动场馆、图书馆等,更是丰富了文化生活。导致好多三品以上的官员也在这里,出重金购买别墅和独栋的小楼。

    这个年代都是大家族合族而居,有的家族直接就买下小区里一整栋楼。用围墙自己封闭起来,用于全家人居住。

    甚至有的外地大家族,因为长期在子弟在京,甚至提出定制独栋独院的要求。

    所以,现在每天上班、上朝的人流出现了两个方向。一部分是南城来的,从正阳门进来的。另有一部分是从地安门进皇城,然后从东安门进紫禁城的。

    现在谁要是在皇城北大街没有一套新式的房子,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相比土地利用率低的四合院,这些新式的楼房,单价其实是非常昂贵的。

    但是在这里生活体验也非常好。杨凡可以控制销售的面积,导致价格一直在缓慢的上涨。让人产生一种买到可以升值的感觉。

    很多官员和皇亲国戚、宦官、武将,都私下把捞来的钱,投资了皇城北大街的地产项目。这些房子一直在缓慢的上涨不说,还可以租赁给年轻官员和在京复习准备考科举的学子。

    这个时代能读书的,能连得起武的,可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

    京城有钱人太多了,虽然他们的钱都来源不太说得明白。但是,这些资金数额惊人。

    杨凡的想法就是想办法,把他们的钱掏出来,重新在市面上流通起来。以此治疗大明严重的窖藏白银问题。通货紧缩是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它直接导致了财政破产。

    杨凡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给京城的贫民们提供了数以十万计工作机会。

    从崇祯元年,杨凡开始开发北大街。巨大的工程规模,需要庞大的劳动力数量。这使得他们几乎都找到了工作。

    再加上城外修筑铁路的,修筑公路的。数十万人在杨凡这里,领着粮食和薪水。几乎在两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了一个工人的阶层。

    他们的存在,又拉动了消费。

    毕竟他们的家属也要买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做衣服被褥。攒够了钱,还打算在南城买筒子楼和小面积的住宅楼。

    有了点钱,对教育的需求也起来了。他们认为,子女也要去上学。好歹学点常用字和算术。下一代人,也能找个不用出苦力的好活计不是。

    于是,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京城里人口占三分之一的军户也有了工作机会。

    他们送蜂窝煤。从城外赶着驴车进城卖菜。女人浆洗缝补衣服,做针线活,代做衣裳被褥等。

    在干旱严重,华北农村大量土地绝产,灾民遍地的情况下,京城反倒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杨凡在百货商店和超市里推出的各色商品,很多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都是当着奢侈品卖高价的。例如暖水瓶,煤油灯驱动的斯特林发动机风扇。四轮轻便马车。羽绒服、各种糖果、草原上来的好马、皇帝批准可以销售的草原牛肉……

    大明的文官和勋贵们,想尽各种办法搜刮来的银子,被他们大量的购买了奢侈品。他们对这些奢侈品根本没有抵抗力。

    人都是由俭入奢易,一旦习惯了这些物质享受,就很难戒掉。

    源源不断的银子就从他们手里,流到了杨凡的手里。而杨凡用这些银子,开办工厂,投入教育和科学研究,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给京城和周围的百姓增加就业机会。

    这些银子到了百姓手里面,他们就会再次消费出去,购买各种生活用品。用于家庭支出。攒钱买房子,或者开个小买卖。

    京城里,几乎成了北地的一个独特的地方。这里城墙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崇祯经常微服私访,带着后妃出宫去北城转转,顺便了解一下民生情况。他惊讶地发现,不知不觉中,北城已经成了京城最繁华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