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友重逢

西多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明瑾山河笑春风最新章节!

    十岁的高燧当然无法理解,父王所说的让他去看海意味着什么。只知道,那是一份很重的担子,而这样一个担子只会交给一个他信任的人。这份信任,对于一个年少的孩子来说就像是一一种偌大的肯定,在高燧幼小的心灵里必然是很受鼓舞的。

    而我看见父王看着山的那头,那深邃悠远的目光,就知道他所说的那片海绝不仅仅是一片海,承载了他一个又深又远的梦。

    我虽然生在皇家,但是身处深闺的我不理国事,我只是隐隐约约地知道,洪武元年,皇爷爷就立下了“片板不得下海”的国策。他的初衷是攘外安内,防御外敌。可是,有一利就必有一弊。

    这一项国策,治国安民上的却起到了正向的作用。可同时也将海上贸易这一进项彻底隔绝。

    父王自语般说道“这一年年的征杀,得到的只有一寸寸的疆土。可是,想要长治久安,需要的还是人心和海乃百川的文化。总有一天,高山和大海不再是防卫的要塞,而是耀眼的风景。”

    在众人眼中,父王是驰骋漠北的塞王。人人都以为他享受着那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酣畅。那一次,从他的话语当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他内心早已对那连年的征战感到厌烦疲倦。

    “父王,听说过些日子你又要出师瓦刺了,您又要去很久吗?”

    这几年来,父王带兵在外已成家常便饭。多少次都是挂着重彩回来的。因为在敌军阵前,他永远是杀在最前方的一个。战事不利时,他也是让手下将士们先撤,自己断后。他的这份担当和格局,给他自己带来了无数人心,也为我们带来了最深的担忧。

    “不会太久的,最迟,也会回来跟你们一起过年。”

    父王故作的轻松和洒脱,让我心里酸楚,希望真的如他所说,不会太久。

    那一天,我们三人就坐在山脚下聊了许久。父王除了用他那有几分晦涩的言语隐隐表达了他的航海梦,还考了考高燧的功课。高燧当然不会放过这一次表现的机会。从四书五经到诗词歌赋,他都对答如流。那份飞扬的神采和自信,真的与父王如出一辙。我深深地相信,假以时日,高燧一定会成为令父王骄傲的儿子。

    那一天,以不苟言笑闻名的父王也似乎被我们姐弟俩言笑晏晏的氛围所感染,眼中的欣然笑意频频溢出。在一片欢声笑语里,不知不觉已经日薄西山。

    今天真的累了,相信能够睡个好觉,高燧也一样,因为他心里的结打开了。

    果然,当晚回去用过晚膳我就睡了。第二天还是子衿把我叫起来的。“郡主,王爷一早就差人来说,让您梳洗早膳完就直接到前院去,今天有贵客登门。”贵客?什么样的贵客会和我有关系?我带着满腔的狐疑没有做声,让子衿为我梳洗。这天气热了,我的衣着越发素淡。身穿一系白底绿花长裙,一头青丝挑起一缕用粉白色丝带束起。镜中俨然一个清爽标志的豆蔻少女。

    我迎着清晨清凉的风走在王府庭院里,只听见喜鹊叽叽喳喳地叫唤,都说喜鹊叫,贵客到。我心里有了几分愈来愈强烈的感觉,父王所说的贵客一定是我很熟悉的人。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我听见有人在吟诵李太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嗓音高亢又朗阔。语调里将太白的潇洒,散漫又疏放的情绪展现地淋漓尽致。

    而这人的声音我从来都无需要记起,因为早就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我寻声快步走去,只见一个长身白衣男子,负手而立。身形略瘦,但是挺拔而颀长。我唤了声“九江哥哥。”

    只见他缓缓转过身,“瑾瑜妹妹,别来无恙。”我见到他故意收敛笑容的样子,再也忍不住,几乎要捧腹大笑。

    我走上前去,一边笑着,一边在他肩膀上捶打了一下。“一本正经果然不适合你。”我说完几乎要笑叉气。李景隆的表情也不再绷着,刚才白衣飘飘,翩翩公子的样子荡然无存。他恶狠狠地拧了一下我的脸。“五年没见你,居然还是这么没大没小,你懂什么叫尊师重道吗?”

    我吃痛地拍开他的手。“哎呀,谁叫你假正经的。”

    “九江,这你还真怪不得她,你什么时候在他面前有过一个老师的威严的。这开始的时候没能立起威来,往后想要立威,简直是难于上青天。”父王不知是什么来到的,他今日也是着了一身常服,未束冠带。与李景隆不同的是,父王脸带笑意也难掩一种骨子里的威严。而李景隆即使板起一张脸都是一种随意嘻哈的气质。

    李景隆拱手行礼,叫了一声“表叔。”

    父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东宫六年,也多亏了你对瑾瑜的看顾。我们也一直没机会好好谢谢你。正如她所说,你们既是师生,又是表兄妹,还是好朋友。这次就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瑾瑜这丫头虽然面上跟你没大没小,但心里绝对是十二分敬重你,感激你的。”

    父王的一番话说得诚恳,的的确确发自内心,他是个恩仇分明的人。恩必报,仇也必究。对于李景隆,他也和我一样充满感激的。

    李景隆倒有些不好意思,“表叔这说的什么话,瑾瑜等于就是我一手带大的妹妹。她好,我便高兴。只是,你们光招待好我恐怕不够。”说话间向不远处招了招手。

    只见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男孩牵着一个比他略小的女孩走了过来,他们俩容貌肖似,应该是兄妹俩。我定睛一看,那男孩分明是沐昕。我惊奇的发现,他个子都高我大半个头了。眉眼还是很清秀,只是多了几分老练和从容。他牵着妹妹来到我们近前,向父王施礼问了安。

    李景隆介绍道“这沐昕,你们都见过的”然后拍了拍小女孩儿的肩“这是蕊依,沐昕的小妹。”

    蕊依表现的很腼腆想,见我们都看向她,小脸刷地一下就红了。眼里还有些怯生生的神情。

    “瑾瑜,沐昕和蕊依妹妹来了,你就要有个小主人的样子哟。可不能叫妹妹笑话了去。”

    不知为何,我见蕊依那怯弱的样子,我心里酸酸地疼。算起来,她曾经是西平候的千金,如今也是西平候的妹妹。论身份地位应该说仅次于我这个藩王家的郡主。可是我见她这么一副受惊小鹿般的样子。实在是难以和她的家世联系在一起。

    果然,李景隆吩咐了子衿先带他们下去梳洗安置。低声叮嘱我道“蕊依是和沐昕一母同胞是妹妹,老西平候去世后,大嫂待她不好,前些日子,蕊依给沐昕写信诉苦。沐昕心疼妹妹,心里犯难,我就替他回了皇爷爷。把蕊依一起接过来,这样兄妹团聚,也方便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