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陌上景涵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继承人养成计划最新章节!

    可汗旗下,木制的高台上,头戴着大羽毛冠的巫师正跳着巫舞,嘴里还念念有词。他手上戴着数串铜铃,脖子上挂满了骨饰,跳动起来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贺赖部的可汗贺赖勿阇头戴着华丽的丝制冠帻,因着鲜卑人贵绿,其冠帻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绿宝石。此时这位可汗阴沉着脸,目光狠狠地瞪着高台下那几个被赤膊而缚的人。

    “可汗,祭祀已成。天佑我部,逢战必胜。神刀在此。”

    莫约小半个时辰之后,巫师满头大汗的小跑过来,将一把小弯刀奉至贺赖勿阇面前。这位胡部可汗一把夺过弯刀,直接丢下高台,对下面的亲军喝道:“速将这些奸细,挖心砍头,再传首示众,尸身拖去喂叱奴。”

    此时,大宣朝长乐宫中,明光殿内。一高一矮两个身影反复交错,数息之间,啪啪……木棍相击声连续响起。

    遇吉躲在殿中的金柱之后,望着殿中快速交手的二人,紧张的连眼都不敢眨。而与他并排而立的临秋则抄着手,一脸悠闲的说道:“放心。殿下下手有分寸,不会伤了你的陛下。哎,你说今日陛下能坚持多久?”

    “坚持多久有何用?只要陛下不受伤便好。”

    “呵,就你这想法,果然是做奴婢的命。”临秋撇了撇嘴,看向遇吉的目光十分嫌弃。

    “你不也是奴婢。”遇吉小声嘀咕道。

    突然他的目光一凝,只见殿中持木棍相斗的二人中,那个矮个儿“碰”的一声便跌出了战圈,吓得他连滚带爬上前去扶,急问道:“陛下,可有恙乎?”

    “莫急,朕无恙。”

    已经十一岁的姜康还是一副瘦小的样子,与正常同龄人相比,他的体型似乎永远都小一号。不过随着年岁渐长,他的小脸也长开了些,不再是那个发黄的小圆脸,而变成了发黄的椭圆脸。他声音也去了奶声奶气,从软软糯糯变得清爽干脆了几分。

    “遇吉,送陛下去内殿药浴。临秋,将今日母后送来的奏章搬来,孤先看着,稍后再与陛下共议。”

    姜瑜说话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与瘦小的姜康完全相反,她这身形是越长越壮实,才十三岁,身高已有七尺(二十三厘米一尺,七尺差不多一米六一),体重已过百斤。像姜康这种身高才五尺多点儿的瘦皮猴,她一只手都能拎起来。

    或许是因为这些年来一同听政,有事没事都找阿姐解决,姜康对她越来越依赖,只要她一会儿不来明光殿找他,他便会找去晖章殿。哪怕姜瑜在读书习字没空理他,他也会拿着自己的课业书本坐到她旁边去做。除了晚上睡觉跟更衣洗澡,这丫的几乎成了她身后的跟屁虫。

    更令她无语的是,被跟烦了,她有次就问他:“汝为皇帝,日日跟我身后,无事可做耶?”他居然回道:“弟生而愚鲁,不及阿姐聪慧。为皇帝太难,不若常伴阿姐左右。若有事,便请阿姐替之。”

    果然说自己蠢的人都不蠢,还知道弟若有事,阿姐服其劳。当然了,鉴于邓太后与她自己的某些心思,姜瑜也不反感为他“服其劳”。

    是以,她常来明光殿这边陪姜康。邓太后也会把一些朝臣的奏章送过来,名义上是给皇帝看让他熟悉政务,长公主一起看则是辅佐皇帝。而实际上主要是姜瑜在看,看过后她还会把一些她的见解分享给姜康。只可惜这位皇帝的忘性有点大,尤其是在文章书卷上,即使有些内容他当时能记住,没过多久后又会忘掉。

    姜康被遇吉扶进内殿里面去泡药浴,临秋去拿奏章还未回来,先前拿木棍对练时便谴走了明光殿内的所有谒者和宫人,此刻,偌大的殿内便只剩姜瑜一个人。

    没有外人在,姜瑜也不讲究什么形态礼仪了。方才她与皇帝对练,出了一身汗,这会儿也懒得叫人拿布巾过来擦拭,便直接用衣袖擦了脸,然后又擦了脖子。

    “倒是有些渴了。”舔了舔嘴唇,姜瑜径直走上九阶玉台,在玉台中央的案几上拿了个果子,随地一坐,便斯条慢理的吃了起来。

    当临秋抱着奏章进来时,便看到自家殿下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啃果子,身上的锦袍衣袖已经皱巴巴的卷到了手肘处,露出了一节精壮白皙的手腕。

    临秋扭过头不敢再看,殿下这般随性的模样他已见过数次,反正劝了也白费力气,还不如装作没看见。幸好今日是自己随行,若是周署令知道殿下这般模样,只怕是殿下也讨不了好。

    “殿下,今日奏章共有三十余本。”临秋将怀中抱着的一摞奏章小心翼翼的放在案几上。又将装果子的铜盘拿走,在案几上放好石砚,磨了朱墨。

    “往日不就三五册,今日何其多也?”姜瑜随手拿了一本奏章,才翻看了一两页,便直接捏成一团,甩回案几上。

    “又是满纸阿谀奉承,谄言媚上之言。孤造了这纸便是让彼等如此耗费的不成?”

    姜瑜怒气难消,从新拿回那团皱巴巴奏章展开,提笔沾了朱墨,便在封页上写了数行字。

    这奏章是桑皮纸材质,一页长有一尺,宽为半尺,用线装订成册,首尾分别用两页纸粘了胶水,做厚制成封页,总体来说,这简陋的奏本,跟姜瑜以前见过的线装书类似。

    这桑皮纸造成也有几年了。初时量少,姜瑜便让人线装成书,在朝会上献给了邓太后。一页半尺见方的纸便比一支竹简轻,而它能写的字数还是数支竹简才能书写的量,这怎能不令人惊奇?一时间宣京纸贵,邓太后着少府造纸,扩大规模,狠赚了勋贵们一笔。待京都权贵们都适用了纸之后,见有利可图,也纷纷试图造纸。

    姜瑜见此便谏言邓太后,可以让少府与权贵们合作造纸,反正少府在各地都有办事机构,要人有人,要地有地,也不差钱,只不过为了吃像不那么难看才提携一下权贵们,顺便还可以加速纸的推广与流通,亦能从容调控纸价,真是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