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抗战之铁血东北军最新章节!
张廷言没想到这名不见经传的第7师团竟有如此强的战斗力,第7师团称旭川师团,于明治38年组建的,是日本17个常设师团之一。
第7师团虽组建较晚,但却是后来日军17个常师团中唯一一个战车师团,巅峰时期该师团拥有400余辆坦克装甲车,另外还有70余门火炮火力相当可观。
令日军尴尬的是纸面实力很强的第7师团并没参与多少实战,唯一两次参与规模较大的战役为诺门坎战役和瓜达尔卡纳岛战役。
诺门坎战役中第7师团一部遭苏军重创,不得不撤回国内休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7师团所属的第28联队被抽调支援太平洋战场。
第28联队联队长一木清直率领一木支队在瓜岛登陆,防守该岛的正是美军陆战一师,最终一木清直率领的一木支队被美军陆战一师全歼。
或许是日军大本营不舍得将自己常设师团中仅有的一个战车师团就这么葬送掉,此后第7师团便一直被留在国内直到日军战败投降。
此时第7师团正好与关东军第一战车队配合作战,这也为后来日军陆军部将第7师团改编为战车师团埋下伏笔。
日军第7师团并未和抗日军交过手,只是听说抗日军战斗力要强于一般的中国军队,但对抗日军具体情况两眼一抹黑。
主要还是那些被抗日军击败的日军部队自觉颜面无光,便没有像向7师团透露失败的细节。
第7师团仗着有第一战车队助战,一上来就对三江口抗日军阵地发起猛攻,第6师团第5旅团则向北进攻辽源。
第一战车队在行军途中遭到抗日军战机轰炸损失不小,但主体仍在,加之第一战车队大部分刚从日本国内刚抽调上来,还没有摸清抗日军的底细和战法。
日军第7师团以第13旅团从正面进攻抗日军三江口阵地,又派第14旅团企图过辽河切断三江口与八面城的联系。
抗日军则沉着应战,第四军军长张殿英以第十二师防守三江口正面阵地,第一师防守辽河东岸榆树林和前孟家屯一线,阻挡日军第14旅团渡河。
战斗最激烈的便是三江口第十二师防御阵地,日军第13旅团以25联队从三江口南面发起进攻,第26联队从三江口西侧发起进攻,企图两面夹击抗日军。
日军将战车队布置在三江口南侧,日军第25联队依托战车队的坦克、装甲车对抗日军发起进攻,在日军设想中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抗日军必然会被己方钢铁洪流碾碎。
当战役一打响,日军被抗日军的三板斧砸的满地找牙,抗日军在前沿阵地上布有地雷反坦克壕,这已经令日军感到格外难受。
日军避开地雷阵和反坦克壕攻上来时,他们发现避开地雷阵和反坦克壕,可前面还有抗日军的M1930型75毫米山炮,抗日军将炮口放平当做反坦克炮使用。
日军89式战车装甲厚度为前部17毫米、侧部12毫米、顶部10毫米,92式装甲车装甲的厚度也仅有8~11毫米,哪里能顶得住一发山炮炮弹。
冲到抗日军阵前的日军装甲部队被抗日军敲核桃般的敲碎,这让一直觉得己方武器最先进的日军感到沮丧。
望着满地的坦克装甲车残骸,第7师团师团长佐藤子之助只觉得心头滴血,这可是日本陆军装甲部队一半的家当。
最后日军只能将前沿阵地的坦克装甲车撤下来,不然第一战车队就这么被打光了,第7师团可没法向陆军部交代。
日军九二式装甲车只算是装甲汽车,是在英国“沃尔斯利”六轮卡车为基础覆盖铆接装甲钢板制造完成,整辆车如同一具铁皮罐头。
抗日军一发75毫米山炮打过去,车头被炮弹轻易撕开,车内五名成员在殉爆中要么化成肉泥,要么被烧成漆黑的焦炭。
后来日军对九二式装甲车进行改进,研制出九二式重装甲车和九四式轻装甲车(九四式豆战车)。
日军只能用步兵硬啃,不过日军炮兵给抗日军造成不小伤亡。
日军第七师团为挽马师团,国内又对其加强,拥有36门75毫米野炮和12门120毫米榴弹炮,这还不算每个联队装备的4门37毫米速射炮,及部分大队装备的75毫米山炮,又近九十门火炮。
抗日军仅有两个炮兵营24门山炮支援,双方火炮相差距离很大,三江口地区地形平坦抗日军所构筑的工事很难抵挡住日军榴弹炮轰击,日军炮火将前沿阵地几乎犁了一遍。
张廷言沿着交通壕来到第十二师前沿指挥部,原第十二师长冯占山担任第四军参谋长后,由原十二师参谋长贺文杰接任第十二师师长。
柯文杰的指挥部距离一线阵地不到2公里,别说是日军榴弹炮就连,日军山炮也能打到这里来。
“贺师长,你这指挥部也太靠前了吧,当心小鬼子炮火”张廷言担忧的说道,他主张指挥官待在一线,可也不建议这种太冒险的行为。
“副司令,您放心我这指挥部可是经过原木和沙袋加固过,就算挨一发日军榴弹炮也不一定能震塌”贺文杰指责还散发着木料味道的原木顶棚说道。
张廷言见状也不废话走到指挥部瞭望口跟前,通过一台放置在瞭望口炮队镜往外观察。
随着抗日军与德军各方合作加深,张廷言通过从德国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员,在抗日军后方建立了一个光学厂,专门生产望远镜。
此时抗日军主要装备的大多数为蔡司6×30望远镜,只有少数军师级将领装备着8×30望远镜,所装备的炮队镜数量也并不多。
贺文杰因指挥部较为靠前,便在指挥部内放了一台炮队镜方便观察敌情。
中国军队的望远镜此时大多数都是从德国进口,从1930年到1935年光进口望远镜等光学耗材就要花费450多万。
直到1937年国民政府才开始着手自行研制望远镜,于1939年在昆明22厂成功研制出国产双筒望远镜,将其命名为中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