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再起风云(三)

薛定谔的熊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天龙秘史最新章节!

    燕王躬身上前,言道:“陛下,臣以为北面的辽人不足为惧。臣任河东路、河北路两地经略安抚使之初,常听说辽人生性凶残,如豺狼虎豹。可打交道久了,就发现辽人也是血肉之躯,没什么了不起。那时我大宋边军与辽人时有摩擦,我军胜多输少。”他说到此处,赵顼微微点头,颇为赞许。”

    燕王续道:“自澶渊之盟以来,我大宋与辽国无大战役,距今已有八十余年。依臣所知,如今辽人的战力已大不如前。我大宋每年都给辽人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那些辽国贵族拿了钱财,只知享乐,荒于练兵。那耶律洪基是个胸无大志的庸主,他做了辽国皇帝之后,辽朝更为昏庸腐败。反观我大宋,自陛下发布保甲法、将兵法、裁兵法、保马法之后,兵逾强马亦壮。此消彼长,辽人未必是我宋军的对手。且河北路现有二十万边军,皆是精兵勇将,辽人若敢犯境,定要他们吃尽苦头。”

    这几句话可真说进了赵顼心坎里。赵顼继位以来,深忧宋廷积贫积弱,立志要一改冗员、冗兵、冗费的困境。他提拔王安石,力推新法,以求去振兴国力军力。怎奈遭到满朝文武强烈反对。而今王安石早已告老还乡,一个月前就已故去,赵顼一人独立难支,以至于当初发布的许多新法废止不少。这时听燕王说,边军军力大涨就得力于新法,可让他十分高兴。他坐直了身躯,心道:“看吧,韩琦、司马光、吕公著、欧阳修,总有一日你们会知道,朕是对的,你们不过是顽固的蠢蛋!将来大宋的子民都会称朕是一代明君,朕也要封禅泰山。”

    赵顼想到得意之处,脸上流露出笑意,又微微点头,饶有兴致地望着燕王。燕王目光上瞟,见赵顼改忧为喜,接言道:“陛下,臣以为此次攻夏,如陈大人所言,确有几大顾虑,可也不失为一次良机。景祐五年,元昊自立,僭称大夏国。宝元二年,仁宗皇帝兴兵征讨,大战三年不胜,只得撤兵。先帝之时,数次派兵问罪,也是无功而返。纵观几场大战,我军不胜原因有二,一来党项人是羌人的一支,骁勇善战,尤其铁鹞子军更加雄武骠悍,难以对付;二来每次我军伐夏,辽人总是从中作梗,以至于我军前后掣肘。而今情势大不相同,四年前,夏朝内乱,梁氏后族把持朝政,辽人趁机攻夏,两军互有胜负。”他说到这里,赵顼心想:“四年前才是良机,朕那时大病刚好,否则也要派兵伐夏。”

    只听燕王续道:“眼下辽国与夏刚刚休战,我们攻夏,辽人只会幸灾乐祸,怎么会由中调停战事?臣想当与辽人合谋瓜分夏地,我大宋收回灵州等地,而西边回鹘人的旧土都是蛮荒之地,可以暂时让给辽国。因此,臣以为大军不必撤回,应当继续进攻灵州。”

    赵顼十分满意,言道:“你说的很好。”

    那位陈大人上前一步,道:“陛下,万万不可听信燕王!”他再也抑制不住怒意,红着脸对着燕王质问道:“燕王殿下,你屡次进言劝陛下举全国兵力攻夏,而今又无视风险,陷我大军五十万精兵于敌人包围之中,究竟是何用意?”他说到激动之时,声音越来越高,口中唾沫横飞。

    赵顼面色怫然,坐在龙椅上,一时并未发作。燕王眯了眯眼睛,反问道:“陈大人问我是何居心?”冲着赵顼躬身说道:“只因臣是宗亲,自幼便将收复故土做为终生之志。”他稍稍一顿,又低头道:“陛下,臣蒙先帝恩宠,赐下封号为燕。然而幽蓟十六州早已失陷辽人之手,现如今我大宋境内,哪里还有燕地?臣想先帝必是以此鞭策于臣,冀望我等宗亲,以守卫疆土为业,以收复失地为志。”他说到这里,慷慨激昂,双眼泛红竟有些湿润,显得一片赤诚。

    赵顼有些动容,连连点头。燕王又道:“陛下,夏国开国君主元昊的祖父李继迁,本是我朝银州防御使之子,此人背信弃义,有负太宗皇帝厚恩,夺我灵、夏、绥、银、宥、静等地,这才有党项人立国之土。因此我大宋伐夏,师出有名。

    自古以来,我中原汉人抗击外敌,势必经历一番艰难险阻。汉朝武帝雄才大略,三伐匈奴,十余年间才把匈奴人逐出漠北;晋朝末年,胡人趁虚而入,将我汉人视为牲畜,肆意杀戮,中原之地哀鸿遍野。我汉人用了二百余年才恢复元气,重建统一王朝。而今我大宋两面受敌,欲收服燕蓟、灵武之地,绝非一蹴而就。若像陈大人所言,一遇困难就言退兵,那何年何月才能一统天下?”又躬身下拜,道:“陛下,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赵顼大为赞同,又道:“很好!很好!言之成理。”那陈大人气的身子发颤,对着燕王只是说道:“你…你莫要再蒙蔽陛下…”

    另一位同知枢密院事出言反驳,又是一阵长篇大论。

    于此同时,玄空正随着侍卫司副指挥使走向垂拱殿。他行走在肃穆的宫中,望着重重殿宇,层层楼阁,心中有些压抑。没来由的,他嗅到一种风雨欲来的气息,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这些年来,他隐居村庄,常常心神不宁。熊剑唯是死了,二十四鬼灭了,可种种疑团没有揭晓。他有时会想起熊剑唯临死时说的话:“你也会输的。”“受人之恩,忠人之事。”不禁寻思起来:“他说我会输,是输给谁?他又受谁的恩?”

    一会儿时间,已经来到垂拱殿外。那将军入殿,参拜道:“陛下,臣已将国师带到。”赵顼双目一亮,言道:“快让他进殿。”此刻,燕王与另两位大臣争论不休,三人言辞锋利,剑拔弩张。赵顼听的烦了,便道:“三位不必再争了,国师已到,三大顾虑已解其一。你们先下去吧。”

    三人不敢再争,齐声道:“陛下,臣等告退!”赵顼又道:“无忧,你且先留下。”燕王刚要抬脚,又停了下来,答应一声:“是!”

    另两位老大臣走出殿外,正与进殿的玄空打了个照面。两个老臣看了一眼,微微摆头,心想:“陛下求功心切,怎么会将胜负关键寄托在一个江湖术士的身上?”各叹了一口气,望然而去。

    玄空刚一入宫,就有一种不祥预感涌上心头,走起路都变的小心翼翼。他缓缓进到御前,躬身行一大礼,言道:“小人玄空拜见陛下。”

    赵顼心头一喜,心想:“此人当年一副矫首昂视的模样,仿佛连朕都不放在眼里,如今倒是收敛了许多。”言道:“国师快快平身。”又道:“赐座!”

    玄空这才微微站直身子,仍着低头,目光上斜,偷瞄了一眼,只见皇帝赵顼双眼炯炯放光,气色确实比数年前好上许多,只是两面颊粉中透红,显得有些异样。他没细想,见宫人摆上了一个凳子,而自己身旁另有一位大臣。他不便落座,仍呆呆的站着。

    赵顼见状,言道:“燕王也赐座!”玄空心中一惊,侧头斜睨,心道:“原来此人是燕王,我说怎么有些眼熟。”正巧燕王也在笑眯眯地盯着他,那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令人有些瘆得慌。

    待两人坐下,赵顼道:“国师远来劳苦,朕本应该设宴接风,可眼下时局紧急,我大军入夏,攻至灵州遇见不小的困境,只好先行召你到宫内议事。”

    玄空道:“小人略有耳闻,只是尚有一事不明。两军交战讲究排兵布阵、粮草供给,小人一介江湖武夫,于兵法半点不通,恐怕有负陛下之望,不能解前线危局。”

    赵顼道:“诶?国师岂能妄自菲薄?朕已听说,普天之下皆谓国师武功第一,国师一人可敌千人万人。”玄空深深低下头,道:“陛下过奖,小人不敢当。”

    赵顼又道:“你有所不知,欲解前线之危,也不用懂兵法,只要武功高强即可。我大宋四十万精兵兵临灵州城下,党项人仗着高墙壁垒,龟缩城内,不敢应战,却暗使阴谋诡计,遣下武林高手,一夜之间盗走我军四位主帅的帅印与调兵兵符,更杀了两位副将,以此动摇我军军心。帅印、兵符何其重要?大军调遣全以此为凭证,岂容丢失。朕本该治高遵裕(主帅之一)他们的罪。可大战在即,不杀大将,朕只能安抚他们,让他们攻下灵州,将功补过。”

    玄空心想:“皇帝是想让我夺会帅印与兵符?”

    果不其然,只听赵顼接言道:“而今我军久战不克,主帅帅印丢失,军心涣散。党项人的左右厢军又悄悄向灵州集结,情势万分凶险。燕王献策,我军也遣一位武林高手找回帅印,自能提振军心,再图与党项人的主力一较高下。”

    赵顼叹了一口气,续道:“本来朝廷之中也有高手,此人任殿前司都指挥使,名叫薛振鹭。唉,可惜薛卿在数年前失踪,从此杳无音讯。国师是江湖中人,大概也听过他的名头吧。”

    玄空心中一紧,面上仍不改色,言道:“薛大人武功高强,小人从前素有耳闻,只是从未谋面。”说话间,悄悄抬起头,见赵顼神色如常,略微放下心。

    赵顼又道:“敌军阵营戒备森严,又有西夏一品堂的好手把守,想要夺回帅印十分艰难。朕与燕王商量,皆以为普天之下只有国师有此能耐,这才将国师你召来。”

    时隔五年,玄空武功又进一步,他自信闯一趟西夏军营也不算难事,但想在偌大的城池中找到几枚帅印可不好办。他寻思之时,赵顼接着说道:“国师不必犯愁,我军探子早把敌人藏帅印的地方探清楚了,只要国师肯施展手段,定能手到擒来。”

    玄空心想,当此时局,也容不得推辞,我一人想走就走,无人能阻拦,但若惹怒了皇帝,怕是要连累少林寺。

    这时忽见燕王起身一拜,大声言道:“小王悉知国师出身少林,望国师不吝降下慈悲,施展手段助朝廷大军脱离险境。”赵顼跟着说道:“国师还有何顾虑?”

    玄空不敢再迟疑,只得向赵顼一拜,道:“小人领旨,定当全力以赴,但愿取回帅印。”

    赵顼一喜,便高声道:“传旨,封“降妖荡魔护国大法师”玄空为“都天下教镇国大法师”,敕封天下第一高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赐月光法袍,紫霄金履,五方五老冠,达摩舍利……”赵顼念出一连串的宝贝。

    玄空道:“陛下,小人尚未立功,不敢受封受赏。”赵顼道:“国师不必拘泥,等你凯旋而归,朕还要大大的赏赐于你。今晚朕要设宴,为你践行。”玄空深知伴君如伴虎,一言一行都须谨慎,皇帝既然执意封赏,也不便过度推辞,当即躬身一拜,道:“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