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最新章节!
李振的一席话条理十分清楚,各处应对都有方略,说得众人都是不住点头。
梁王赞道:“不愧是某之肱骨!”然后又问:“然则河北如何?”
李振道:“河东为近忧,河北为远虑,目下只能先顾近忧,待扫平河东,再做进兵河北的打算。”
梁王叹道:“难道就容许李诚中猖獗下去?”
众人默然。
卢龙这两年迅速崛起,李诚中不仅收复了整个河北之地,还到处出兵招惹宣武,淄青方向能够见到卢龙军,河东方向同样能见到卢龙军,而且听说卢龙还在秘密联络吴越和凤翔,到处挑动是非,弄得梁王常常顾此失彼,极为令人讨厌。
之所以到现在没有出兵河北的打算,除了实在顾不过来外,地形所限也是重要原因。河北地势平坦开阔,对骑兵作战极为有利,想要抗衡卢龙骑兵,就必须集结一支至少能够与之相持的骑兵。光化年间,为了对抗八千霸都骑,梁王几乎把家底子全掏出来,也才拼凑出四千骑兵。如今地盘大了,树敌多了,再想像当年那样拼凑骑兵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必须依靠兵力优势作战。当年宣武军还能找到魏博、成德之流带路党,现在整个河北都在卢龙治下,这需要多少兵力往里填?虽说宣武还控制着相州、卫州部分地区,算是在大河北岸打下了钉子,但十多万、甚至二十万大军的渡河,又该怎么去组织?而一旦过河,更大的问题又会接踵而至,怎么样隔着这条大河保证数十万大军的供应?
上述问题光是想一想,就足够令人头疼。梁王开始后悔起当年没有一鼓而下幽州了,若是当时能够彻底扫平河北,哪里会出现如今这么多问题?可是......当年放弃河北攻势而抽兵西入长安的策略,又能谈得上不好么?宣武稳坐天下藩镇霸主的交椅,可全是因为当年的那次选择啊......
梁王皱眉苦思,堂下鸦雀无声。他的头绪又开始混乱了,于是再次望向诸文武,希望能够听到更好的建议。
只是就连李振都没有什么好计策,别人又能相处什么点子来呢?梁王扫视节堂上的十多名心腹文武,最后看向了敬翔。
“子振,孤也知道,如今顾及不过来李诚中小儿,但孤实在忍不下这口气,却不知子振何以教孤?”
敬翔心念电转,他其实已经心有所得多日了,而且方略近乎成熟,只因为怕触怒了梁王,便始终藏在心里,一直找不到机会进献,如今看来,这会是一个好机会么?
“哦?子振似有所得?且说将出来,不要有顾虑!”梁王期望的看着敬翔。
敬翔咬了咬牙,心头一横,终于开口了:“殿下,却不知殿下是否有效齐桓之意?”
“齐桓?”梁王讶然,注视着敬翔,等他解释。
“不错,正是桓公。”话既然已经出了口,敬翔便不再犹豫,目光炯炯,回视梁王。
春秋时,公子小白继齐国第十五任国君,是为桓公。在齐桓公的统治下,齐国逐渐强盛,后来以“尊王攘夷”的旗号,会盟诸侯,成为史载中的第一位霸主。
梁王虽然起自黄巢乱军之中,但并不是个没有一点学识的大老粗。祖朱信、父朱诚,都在村中私塾担任教师,以教童子儒业为生。朱全忠幼时便受父亲熏陶,识字读书,长成后虽然成了市井泼皮,但却与其他泼皮不同,是个有文化的泼皮。因此,齐桓公的故事他一听就懂。
敬翔让他效桓公旧事,并不是说让他学习齐桓公内修政治、外伐夷狄,也不是说让他去争当所谓的诸藩霸主——宣武早就是了,不需要再去争取。敬翔的真正用意是点醒他,让他暂缓谋朝篡位的心思,用天子的名号,将天下藩镇团结起来,稳固宣武当前的地位,扭转四处交战的不利局面。
怎么样团结天下藩镇?会盟天下诸侯,效桓公尔!要做到这一步,首先是要尊王,重新树起李唐皇室的旗号;其次是要真正推行“效战国”之策,将土地分封出去,承认列国之治。只要完成了这两步,梁王相信,宣武当前面临的困境立刻就能够得到扭转,四战之地也再非负担,反而能够成为“四通之地”!
能够成为一国之君,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如果不是梁王还梦想着称帝,连他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选择。试问天下,有那个藩镇能够挡得住如此诱惑?
眼见梁王沉默不语,敬翔加重语气道:“效桓公旧事,会盟诸侯,还可北伐夷狄!”
这句话,令梁王更加砰然心动。当年齐桓公尊王攘夷,尊的是周天子,攘的是夷狄。北击山戎,难伐楚蛮,最终成就一代霸业,号令所向,诸侯无有不从。谁敢不从,就召集天下诸侯打谁!
让梁王心动的是,所谓夷狄,眼前的河东不就是其中之一么?众所周知,晋王李克用本姓朱邪,为沙陀人,除了晋王本人以外,河东大将中至少一半都出自沙陀。沙陀又名处月,为西突厥一部,再往上追溯,河东大将们都是匈奴!
“怎么做?”梁王大感兴趣,向敬翔问策。
“大封天下,会盟东都,北伐河东!”敬翔十分郑重的吐出了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虽然很短,却意味着宣武的策略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对于天下形势的影响,将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敬翔的话音刚落,没等梁王有所表示,节堂内的诸文武立刻群情涌动,一片哗然之后,人人脸露兴奋之色。
朱友宁带头,第一个躬身进言:“叔王,敬相所言极是,某附议!”
氏叔琮是第二个响应的:“某附议!”
接下来是朱友恭、张归厚等等大将,人人附议。就连梁王身边最亲信的王彦章、王晏球二人,也加入了附议之列。
“某附议......”
“某附议......”
“某等附议......”
每个人都受其鼓舞,向梁王请令,堂上兴高采烈,唯独敬翔和李振二人不发一言。
敬翔暗道:“糟糕!算来算去,却没算到眼下这一出!”但建议是他提出的,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转圜,于是眼望李振。却见李振只顾低头看着自己脚前一亩三分地,浑然没有把自己牵扯进来的意思。
梁王本来还觉得此策可行,可见了堂上众将们的欢呼,却忽然沉默了。良久,方缓缓道:“此事太过重大,孤需要思量思量。也罢,今日就议到这里。”说完挥了挥手,让文武们都自行散去。
出了节堂,朱友宁、氏叔琮、朱友恭、张归厚等大将兴奋的聚在一处热烈谈论,继而又来到敬翔面前,对他的妙策争着夸赞了一番。敬翔只能无奈苦笑,他知道这些军将们的心思,如果宣武真的施行“效战国”之策,等到分封天下藩镇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也有机会了呢?
敬翔在堂外来回踱了片刻,暗自琢磨着,觉得很有可能因为众将们的争相附议,反而会令梁王打消这一念头,于是重新理了理思路,再次求见梁王。可是他没有见成,传禀的军官告诉他,梁王太过劳累,已经休息了,今日一律不见。
到了第二天,敬翔再次求见,却仍然被挡驾在外,梁王不止不见他,所有人都不见,内堂中传来的消息是,梁王病了,身体有恙,需要静养几日。
这一静养,就是半个多月,好在河东并没有发起大规模攻势,否则宣武军必然手忙脚乱。半个月的工夫,敬翔在节堂上的建议不胫而走,悄然传遍了军中高层,坐镇陕州的康怀英、练兵秦州的张存敬和李思安、驻守泽州的贺德伦和侯言等人,都纷纷书信敬翔,询问此事,并且暗中给他送来了厚礼,希望到时候敬翔能为他们美言一二,令敬翔哭笑不得。
就连留守汴州的节度判官裴迪也送来迷信,询问此事究竟。不过裴迪没有在信中托他“美言一二”,反而是婉言责备了他几句,说此策虽然可行,但却不该在节堂上抛出来,传得人人知晓。敬翔对此只能回书致歉。
进入十二月以后,梁王继续“养病”,不过因为河东向翼城发动了进攻,所以公文书信能够通畅无碍的送进内堂了,只不过梁王依旧不见任何人。
敬翔知道梁王身体无恙,他的病是心病,敬翔有心向梁王进言,却得不到梁王的回应。他又将自己的策略详细叙述了一番,送入内堂,可梁王仍然不做只字批语。于是敬翔终于明白,梁王不愿意“效战国”,不愿意大封天下。敬翔知道梁王的心思,可眼下宣武虽然号称强盛,却无论如何还做不到底定宇内的地步,反而处处危机,放眼四周,全是强敌,如果不行此策,怎样才能破局呢?
一时间,敬翔也感到了几分烦躁和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