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亲征

江谨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庶子夺唐最新章节!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大唐朝廷这座巨大的战争机器随之启动,禁军、兵部、户部、河北各州在短短几日之内上下忙成了一片,而就在朝中上下都在备战的时候,关于太子监国的圣旨也自门下省传了下来。

    着李恪为监国太子,坐镇东都,兼东征大军粮草转运之事,至于监国辅政人选,则定了中书令岑文本和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在东都辅政,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则留守长安,镇于京师,已备万全。

    其实对于岑文本的安排,原本是有所争议的,岑文本多有谋略,曾为李孝恭长史从平山南,对于行军中各色事务的处置调度极是擅长,原本朝议是有意用岑文本随行辽东的,但李世民考虑到岑文本是李恪的师父,李恪监国身边离不得岑文本,故而留下了岑文本,改用了长孙无忌。

    监国之事已定,粮草兵甲齐备,便是大军开拔之日。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此次东征,兵分两路,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兵马四万,自莱州行海陆取平壤,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副之,领军六万及兰、河蕃兵先取辽东,至于李世民自己则率一万精锐禁军后行,亦往辽东。

    比起隋炀帝动辄百万的动静,李世民前后调用人马不过十一万,劳民之祸自然也就轻了许多,只不过这一十万人却也不是随便来的,若是仔细算算,正是当年李恪北伐薛延陀的兵力。

    李世民乃李恪生父,用兵更早于李恪,而且高句丽之兵未胜于当年之薛延陀,李恪用十一万人马平了薛延陀,李世民好强,他东征用兵自然也不愿超了这个数。

    春末夏初,洛阳城外,孟津渡口。

    孟津渡口乃洛阳南北往返河北的要道,平日里商船、客船整日不断,热闹非常,今日的孟津渡口比起以往则少了几分热闹,更多了几分整肃。

    今日的孟津渡口远远望去便是数百面正黄色的龙旗,还有万余军容整齐、身经百战的大唐禁军,这批大唐最精锐的士卒正齐齐列队,井然有序地登船渡河。

    而在渡口边最大的一艘船边,则是长宽半丈余华盖,华盖之下站着的便是皇帝李世民还有太子李恪,今日正是李世民率禁军渡河赴辽东的日子。

    李恪奉诏往洛阳监国,也正与李世民同行一段,直至东都洛阳,而到了这里,李世民便当过河北上,而李恪也要往洛阳监国了。

    “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岂比隋之行怨民!”李世民和李恪一前一后地站在孟津渡口,李世民看随洛阳自发为大军送行的百姓,对李恪道。

    李世民东征,用兵不过十一万,只朝廷之力便可支撑,从不曾劳伤百姓,故得民心,而且因为李世民威名在外,李世民御驾亲征时便有许多国中儿郎自请为兵,随征辽东,选得上兴高采烈,选不上的扼腕叹息,李世民所言也有些夸耀的意思了。

    李恪应和道:“父皇乃圣君,所起更是仁义之师,是为顺应天命,自当如此。”

    李世民看着身后的洛阳城,拍了拍李恪的肩膀,笑道:“此番为父北上,路途还遥,你便不必再送了,先回洛阳,待为父东征凯旋后再与你在洛阳痛饮,咱们父子同返长安。”

    李恪也笑道:“既如此,那儿臣便在洛阳静候父皇佳音,等着父皇凯旋还京之日,咱们在洛阳大宴三日,满城同庆。”

    “好!”李世民闻言,高声笑着应道。

    这一边,李恪和李世民正在华盖之下说着话,而就在他们不远处,魏王李泰却只能站在人群和随李恪留洛阳监国的大臣们站在一处,无声地看着他们。

    曾几何时,李泰和李恪也是平起平坐,但现在的李泰已经没了和李恪并肩的资格,甚至当着百官的面,李世民为了避嫌,甚至不会在此时单独去和李泰交代什么话,李泰站在下面,看着李世民和李恪谈笑,心中也不免感叹和艳羡。

    此次东征,不管是皇帝李世民,还是已经奔赴辽东的主帅李绩,对于此战都有着十足的信心,但战场之所以风云变幻,就是因为他的胜负难料,更何况高句丽并非孱弱小国,国中至少还有二十万大军和六十万户百姓。

    临行前,李世民还是对李恪交代道:“恪儿,虽说此战我大唐必胜,但有些事情为父还是要交代你的。”

    李世民虽善用兵,但临行前行事同样缜密,更何况李世民身上关系着的还是大唐江山,李恪知道李世民的意思,当即道:“父皇但请吩咐。”

    李世民道:“在出征前为父已经同玄龄交代清楚了,年内朕若不能回洛阳,你便当自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起,持双龙符速回长安,玄龄和知节会迎你进城,主持大局。”

    辽东不比关中,辽东严寒难耐,一旦入了深秋便难以行军,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务必需在五个月内尽得全功,在临冬前回京,否则辽东苦寒,恐生大祸。换言之,大军若在入冬前班师,在年内自然也就回京了,若是不能依时回京便是遇到了大麻烦。

    至于李世民所说的双龙符,便是大唐太子监国时专用的印玺,高于太子印玺,却又低于传国玉玺,在监国期间凡是加盖了双龙符的令书便与圣旨无异,李世民让李恪持双龙符回长安,其意为何也就不必多说了。

    李恪并未直接回李世民的话,而是转而对李世民身后站着的薛仁贵问道:“仁贵,你可还记得我日前传你往东宫,璄儿同你说的话?”

    薛仁贵此番从政为李世民亲卫统领之一,位置紧要,在几日前李恪曾专门传了薛仁贵入东宫嘱托要事,想必也是那时李璄同薛仁贵说的。

    薛仁贵出列道:“郡王的话末将绝不敢忘。”

    李世民听着李恪和薛仁贵的话,顿时来了兴致,对薛仁贵问道:“璄儿小小年纪,能同你交代些什么?”

    薛仁贵回道:“郡王要末将时刻跟随陛下左右,切要护着陛下,看着陛下,不可叫陛下亲临阵前。”

    “哈哈哈...”

    李世民听着薛仁贵转述孙儿的话,心中一暖,顿时笑了出来,道:“璄儿有心了,稍后朕便手书一封,送去长安,要璄儿放心,他的话朕必定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