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最新章节!
第二十四章 注重孩子说谎的动机,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教育孩子诚实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想孩子诚实,应该从平常小事抓起,而不应等到发现孩子说谎之后来补救,做父母的应当允许孩子犯错,但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帮助孩子克服说谎的毛病。
列宁,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
列宁从小活泼好动,所以常常把家里的东西弄坏。他8岁的时候,母亲带他到姑妈阿尼亚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小心,把姑妈的一只花瓶打破了,只是当时没有人看见。
很快姑妈发现了碎花瓶,便问孩子们:“谁把花瓶打破了?”孩子们都说:“不是我。”
小列宁因为在姑妈家做客,怕说出实话会遭到姑妈的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可是,他的表情没逃过母亲的眼睛,母亲断定花瓶是小列宁打碎的。因为小列宁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每一次小列宁都主动承认错误,从不撒谎。
列宁的妈妈在想:这不是一件小事,该怎样对待小列宁撒谎这件事呢?当然,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严厉地处罚他是最省事的办法。但是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要想办法教育列宁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但是她却利用给列宁讲故事的机会,专讲各种各样诚实守信的故事。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错误行为的羞愧感。
从此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列宁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是有什么郁闷的事在折磨他。
这天晚上,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摸着小列宁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哽噎地大哭起来,伤心地告诉妈妈:“我撒了谎,并且欺骗了阿尼亚姑妈,姑妈家的花瓶是我打碎的,但是我没有承认是我干的。”听着儿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劝慰他,说:“好孩子,你是好样的,这没什么,勇于悔过就是好孩子。赶快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小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信,向姑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花瓶是自己打破的,并恳请姑妈原谅。
没过几天,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的回信,在信中,姑妈不但表示原谅小列宁,还称赞小列宁是个诚实懂事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姑妈的原谅后,自然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开心了。他还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心里踏实,也不用有思想负担。”
妈妈看着儿子开心地笑了。
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孩子会说谎。作为家长,你是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是大声斥责、严厉批评,还是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知错的心理觉醒呢?
当你发现孩子说谎时,是否想过用间接婉转的方式,来使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说谎是错误的,从而产生要诚实的良知?
并非孩子的所有谎言都与“品德不端”有关。许多时候,孩子说谎的最初原因可能在家长身上,也可能是无意中模仿大人的不实之词;或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或为了迎合家长的过高期望,满足某种虚荣心。孩子说谎,作为家长要正确理解并加以引导,根据不同情况客观分析,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即使孩子犯错,只要说了真话,就应肯定他的表现,并引导他不断完善自己。
孩子说谎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一旦说谎成为孩子的习惯,那就很难戒除了。所以,面对孩子说谎的问题,父母们一定要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处理。
教育说谎话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技巧,切不可一味地批评、打骂孩子。
当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要弄清楚孩子说谎话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孩子说谎是模仿成人行为的结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应付某些特殊情况而不得不讲假话时,孩子不加分析、判断就会全盘模仿。
此外还有可能是为了逃避责任,免遭打骂和惩罚。孩子有时是在环境的压迫下才说谎的,而且只有发现说谎可以逃避责任、免遭打骂和惩罚时,才真正有意识说起谎来。
有时候对于孩子的无意说谎,家长不必过于追究,因为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而对于有意说谎的孩子,则要严肃对待。有意说谎通常带有明显的欺骗目的,当他们知道一旦讲出事实真相将要受到惩罚时,就可能用谎言来掩盖事实;或者,当孩子意识到不隐瞒事实将得不到社会承认或家长表扬时,也可能采用说谎的手法。
针对这一点,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说谎的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律意识,使孩子自觉地改变说谎的坏习惯。
[育子心得]
1应奖赏孩子的真话。
2教孩子适应社会,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技巧,但绝非谎言。
3告诉孩子谎言的标准会随时代而变化,但待人处世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做人标准。
4不要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责难孩子,不可轻易用道德、良好之类的语言指责孩子。
5家长不能用体罚来对待孩子的过错,防止形成孩子的恐惧感。要在家庭中形成宽容的氛围。
[名人语录]
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