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城管无敌最新章节!
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11月,《申报》大亨史量才因胃病复发,驱车前往他在杭州的寓所秋水山庄疗养。11月13日傍晚,史量才在乘车返回上海途中,经过海宁县翁家埠附近,被戴笠指挥的国民党特务拦路狙击。幸亏戴笠手下的特务枪法奇差,连射数十弹无一命中,史量才与其家人趁机跳车逃跑。但因史量才身体不好,跑得也慢,最终仍然在附近一个干涸的小池塘旁边被特务堵住,头部被击中两枪后遇害。
——堪比《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一代报业奇人,一位铁骨文人,一名正气君子,至此陨落!
本来,以史量才的声望和地位,他完全可以躲过被枪杀的噩运,只要在笔下稍微留点情,不要太顾及报纸的声誉,甚至只要“裤腰带松一松”,“送上门来的金钱该收就收”,就能非常体面地活下去,而且可以尽享荣华富贵。谁知他偏偏要做一个捍卫正义与监守良知的人,偏偏不畏死,最后真的当了烈士。
如果说真理是上帝的化身,那么他就是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上帝。这才是正牌中国文人的骨气和勇气。也只有像史量才这样的知识分子,才能毫无愧色地宣称:我们中国文人历来是敢于献身的!
与之相比,后世那些吹嘘“反体制”的“公知”们,几乎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因此,章太炎先生在为史量才写的墓志铭中赞道:“史氏之直,肇自子鱼。子承其流,奋笔不纡。”“唯夫白刃交胸,而神气自如。”
与此同时,新一轮“文化围剿”的风暴,也又一次在上海滩的文化界降临——得到了行动指示的蓝衣社特务们,卯足了劲儿地横冲直撞,无视一切法律法规,到处查封书店,查禁进步书刊,抓捕左翼作家和文化工作者——这些是名气很大或者比较有钱的;给另一些左翼作家和文化工作者塞警告信——这些是名气不大又家境贫困的;还有很多右派知识分子也遭了池鱼之殃——因为他们名气不够大,却又有钱……
至于那些看上去比较气派的书店,只要是没有过硬靠山的,更是一律统统砸毁没商量,连柜台上的钱都被搜刮走。甚至不少走街串巷的报童也遭了池鱼之殃,因为兜售进步刊物的缘故,被殴打得头破血流。
短短几年时间,在权势与财富的侵蚀之下,蓝衣社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群忧国忧民的黄埔青年才俊了。
——蓝衣社,正式名称为“中华复兴社”,是国民党内部的一个非正式组织,因黄埔军校的蓝色制服而得名。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由一些黄埔军校学生组成,他们认为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迫在眉睫,而国家依然内患积重、内乱不已。因此四方联络游说,联合国民党政权内的一群有志青年,结成社团,企图克服日本入侵危机、制止国民党腐化堕落。肩负起救党救国,抵御外侮的历史使命。
蓝衣社成立之初,一度对内励精图志、纪律严明,在腐败成风的民国政坛吹入了一缕清新的气息;对外则是狂飙廉政风暴,锋芒所指贪官污吏、日寇汉奸。就抗日而言,东北义勇军的首领马占山是蓝衣社护送去外蒙古的,从而保留了东北抗日力量的火种。此外,蓝衣社还曾在长城与日寇血战,并且损失惨重。
但问题是,正如同威名赫赫的中国龙组最终变成了失势官员的退隐地和“官二代”、“官三代”的挂名处,蓝衣社也在拥有了巨大权势之后迅速蜕变,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混了进来……
当然,在1934年的时候,蓝衣社从整体上而言还远远没有烂透,还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组织。但问题是,那些真正有干劲,愿意卖力,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不是加入了特务处,去华北跟日寇汉奸较劲,就是参加了别动队,带着新招募的大批“临时工”在各处苏区挥刀屠戮“匪区奸民”,制造各种惨案……至于留在后方大上海这个花花世界“享受人生”的家伙,就多半都是些没啥干劲,吃不得苦的大少爷了——“有活让临时工去做,捅出漏子让临时工背黑锅”,可不是我党的专利,而是沿袭了党国的故智……
当然,在最初的时候,上海的蓝衣社还要镇压工人运动,跟中.共地下党中央斗智斗勇,尚且保持了一定战斗力。但很快,随着上海的地下党组织被全面捣毁,中央局仓皇逃亡江西,上海的蓝衣社就闲了下来。除了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进步作家之外,他们暂时没了值得一提的对手……于是就大大地放纵了起来。
一部分“思想开明”的蓝衣社成员,开始胡乱折腾,不务正业,甚至公开抛头露面,什么事情都要掺上一脚——中医与西医之争,简体字与繁体字之争,农历与公历之争……硬是去掺合了不知道多少莫名其妙的闲事。至于那些“思想落后”的三教九流之辈,更是一心放在了捞钱大业上,什么贩毒、卖枪、绑票、圈地皮,差不多样样都来……把上海的蓝衣社,基本上折腾成了一个“很有学术范儿的官方黑帮团体”。
这种乌烟瘴气的乱局,要到戴笠掌权之后,才会得到整肃,但戴笠此时还只是蓝衣社特务处的处长,专门负责刺杀之类的脏活,而且还做得不怎么利索——比如说刺杀史量才的时候,他就不知怎么地带出了一帮史上枪法最烂的狙击手,差一点儿闹到阴沟翻船的地步……当然,特务也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嘛……
由于上述缘故,蒋委员长的“略作警告”,就被上海的蓝衣社给执行成了“发财大行动”。很多并非“左翼作家联盟”成员的文人,只因家产殷实,也在这一轮“文化围剿”风暴之中不幸躺着中枪……
其中,就包括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妇女解放旗手”,倡导女权和女性自立的“琼瑶先生”金奇娜女士。
——根据蓝衣社特务的打探,首先,此女从东北孤身逃来,公婆皆死,又被丈夫遗弃,在上海滩可谓是举目无亲,一无权势二无背景,动手并无后顾之忧;其次,此女拥有出租公寓楼一座,且房客多为外国阔佬,常见他们在十里洋场花天酒地、大肆挥霍……可见金奇娜本人的家产也应当颇为丰厚,很值得下手。
更妙的是,她家位于上海华界的南市,隶属于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的地盘,随时可以进行搜捕——如果对方住在租界的话,那么为了防止引发外交纠纷,事先还要打通巡捕房的关系,恐怕会弄得很麻烦……
……呃?眼下还没有这个女人“通共”的证据?呵呵呵,你这问题真是太可笑了!拜托,我们国民党人一向是很有创新意识的,不仅能把雷达改装成鱼缸(抗战结束后,接收美军剩余装备时的真事),而且连“红色奴隶主”这么奇葩的赤匪都能“发明”出来……难道如今还会发愁炮制不出一个“女赤匪”?
于是,“琼瑶先生”金奇娜就这样上了蓝衣社的猎物名单,成为了一头即将挨宰的大肥羊。
然而,金奇娜本人确实是既没权势又没背景,但在她的身边,却有着一群堪称杀伐果断的职业穿越者。
更要命的是,这群职业穿越者的首领们,不仅是根正苗红的“赤匪”出身,而且行事作风颇为推崇暴力,讲究“要武斗不要文斗”,非常喜欢“用子弹说话”,甚至已经用直接和间接的手段杀了不下一亿人……
结果,一场空前的灾难,被这帮特务们瞬间引爆。轰然降临在了蓝衣社乃至整个国民党政权的头上。
——因此,正当那位“地图开疆”、“日记救国”、“空一格”的“千古完人”蒋中正委员长阁下,坐在南昌行营的奢华起居室里,心花怒放地阅读着“史量才毙命”的喜讯和第五次围剿东路军先锋部队攻入瑞金的捷报之际,却不知属于他的那一颗死兆星,已经提前了数十年岁月,在他的背后冉冉升起了……
———————————————————————
在危机爆发的那一天,“琼瑶先生”金奇娜女士家中的一切,似乎还是都跟往常一样宁静。
早晨起来,在阳台上稍事活动,又喝了一杯蜂蜜水之后,“琼瑶先生”金奇娜女士就抱着两个大大的牛皮纸文件袋走进餐厅,准备一边等着今天的早饭做好,一边利用这段空隙时间,抓紧处理一些读者来信。
最近的这一段时间里,她的“文学创作生涯”,或者说“剽窃名作行动”,一直进行得很顺利。
继那本描写了“史上最牛外交官”王玄策在印度“一人灭一国”壮举的《天竺热风录》,在上海滩文坛上一炮走红之后,“琼瑶先生”金奇娜又再接再厉,推出了下一部历史小说《汉朝与罗马》。在这部小说里,她主要描写了西汉后期,那位在西域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硬骨头外交官陈汤,与横越欧亚大陆漂泊到西域的古罗马克拉苏军团残部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文明冲突与交流,以及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碰撞……这个同样颇能体现民族自豪感的新颖题材,不出意料地又一次引起了轰动。而传说中安置了这批古罗马军团后裔的甘肃省骊轩古城,也成了上海滩中外读者们在一段时间内津津乐道的对象。
不过,看到一位本来写恩怨言情、家长里短的女作家,竟然向充满阳刚气概的历史军旅作品转型,在文坛之上自然也有不少酸丁趁机大加嘲讽,撰文痛批金奇娜是“牝鸡司晨”、“逆**常”……
当然,金奇娜在后世网络上早已锻炼得脸皮奇厚,对于这些不痛不痒的嘲讽,根本没有当成一回事。
与此同时,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漫画《三毛流浪记》,同样在寄售的书店里卖得不错,连鲁迅和巴金这样的文坛头牌大腕在读过之后,也都给出了不错的评论,让“琼瑶先生”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现在,意气风发的金奇娜女士,正在剽窃或者说“改写”未来一度很流行的历史军旅小说《朔风飞扬》,主要内容是描写盛唐的黄金时代,那段中国人最为扬眉吐气的岁月里,无敌的大唐雄师远征异域,威震波斯的英雄史诗……然而,古代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的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并不能掩盖近代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苍白无力、忍辱负重——比如说,在一位青年学生读者的来信之中,金奇娜就读到了如下的抱怨:
“……我最痛心的是在自己的国土内,居然任日人如此蛮横的不讲道理。这真是我们的耻辱。我已经不敢去走北四川路,因为那边酗酒滋闹的日本水兵,一向视中国人如鱼肉,倘使一旦狭路相逢,给你一个伤害,或竟把你一刀结果,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怕将来连说话的自由也要受外国人的干涉了……”
“……虹口日租界那地方,我也一样不敢去啊……”金奇娜叹息着折叠起信纸,对桌边同样等着开早饭的杨教授说道,“……看看这个时代中国积贫积弱、洋人横行的惨况,再回想百年之后巨龙腾飞的胜景,还真是让我感到不胜唏嘘啊!同样的中国人,同样的土地,为什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有什么办法呢?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是罪孽,这个道理从来都没有变。”杨教授撇了撇嘴,“……我们这一代人固然不必面临**先辈所处的那种悲惨绝境,但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职责。要是我们没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中国就要遭到不幸。要是我们重蹈晚清时代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国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拼搏激情,那么,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晚清民国时代那些最屈辱的场面,竟然已经再一次在我们头上重演——更别提国内还有那么多人做梦都想给洋人带路,帮忙杀戮自己的同胞!”
他有些愤恨地说,“……总而言之,任何一个畏惧战争、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的民族,在其它好战、爱冒险的民族的进攻面前,肯定是要衰败的。忘记战争和**,就等于背叛,等于自杀!”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战争,相反,他们对于战争的经验已经是太丰富了。”
金奇娜挑了挑眉毛反驳说,“……从民国建立到现在,中华大地从南到北有哪一天不在打仗?护法战争、护国战争,直皖战争、直奉大战、北伐战争、二次北伐、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国共内战……简直多得没法统计。就算是这号称乱世销金窝的上海滩,也是从江浙战争、北伐战争到一二八事变,不到十年就打了三场大战。如今这年月,真正一辈子没经历过战乱、没见过打仗的中国人,恐怕比熊猫还要稀少……”
说到这里,她不由得摇头叹了口气,“……你看,这边有个读者寄信过来,提出了一个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大概意思是:我们中国人打了这么多年内战,士兵们都是刀头舔血磨砺出来的。而日军自从干涉苏联**、出兵西伯利亚结束以来,已经很多年没怎么打仗了,队伍里尽是一帮没见过血的新兵。可为啥在东北、在长城、在上海,我们的百战老兵纵然拥有几倍的兵力,也还是打不过日本人的菜鸟新兵呢?”
“……这个问题如果说给蒋委员长听,他的回答一定是‘枪不如人,炮不如人’。但日本军队的普通步兵装备,其实并不见得就比这个时代的中国军队强上多少。”杨教授答道,“……真正的缺陷在于秩序!”
“……秩序?请具体说说。”金奇娜眨了眨眼睛,“……听着似乎很深奥,很有门道的样子。”
“……秩序,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最重要核心规则,没有秩序就没有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上,那些强大而不遵守秩序的种族,往往都败给了弱小但是尊崇秩序的种族。这就是不可动摇的天道——秩序战胜混乱!”
针对这个问题,杨教授拿出了他在大学里教书的劲头,很有兴致地侃侃而谈起来,“……举个例子来说吧,我曾经在一部纪录片里看到过,非洲大草原上的黑人猎手,仅仅拿着简陋的长矛,凭着自己的凶狠气势缓缓逼近,就能把正在进餐的一大群狮子给统统吓走,然后从容夺走狮子嘴边的猎物。而貌似凶猛威风的狮子们,也只能默默地看着那群更加凶残的黑人带着自己战利品归去,根本不敢有反击和报复的念头。”
“……然而,像这样凶残可怕的非洲人,在世界强国之林中却根本找到不到他们的位置。当西方殖民者杀来的时候,他们干脆连像样的抵抗都做不出,比貌似温和软弱的印度人都要远远不如。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就是因为强大而不遵守秩序的种族,打不过那些弱小但是尊崇秩序的种族!”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