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三千世界雪花里 一

范正群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日落长安远最新章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裴度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到淮西。当然,裴度不是荆轲,对于淮西,他还是有战而胜之的信心和勇气。这种信心和勇气,不是源于盲目的自信,而是基于他对当前形势的精准分析。

    首先,战争已经持续了四年,长安的日子固然不怎么好过,淮西的日子却更加难熬。原来淮西被兵数年,为了解决军队的粮草问题,吴元济将所有粮食集中起来,全部供应给前线的将士。至于普通百姓的肚子怎样填饱,这压根不在吴元济的考虑范围之内。

    没有粮食,百姓们只好采掘莲藕菱芡,捕捉鱼鳖鸟兽充饥。很快,这些东西也被填进了五脏庙,眼看就要饿死,百姓们才想起自己本是大唐子民,纷纷逃奔官军;吴元济正为这些人白白消耗粮食苦恼不已,因此并不加以禁止。但自以为精明的吴元济犯了一个错误,一个极其愚蠢的错误,因为他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他的数万将士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爹生娘养的,他们的爹娘大部分就是被吴元济丢弃的百姓。因此,百姓的叛逃必将在军队中产生效应,必将引起或者加速淮西将士的叛逃。等吴元济弄明白这个最为浅显的道理时,局面已不可收拾。

    眼见大势已去,吴元济开始祈求上苍保住他的一条老命,他着急忙慌的上表谢罪,愿束身自归。但为时已晚,不是因为长安不肯答应,而是因为他的女婿、大将董重质不肯答应。手握重兵的董重质俨然成了淮西真正说话当家的人,至于吴元济,已经沦为了傀儡。如今的吴元济,已经失去了出入蔡州的自由,成为一只羔羊,一只待宰的羔羊,宰他的不是长安,就是董重质。

    其次,已成强弩之末的淮西之所以还没有被平定,不是因为淮西将士多么多么彪悍,而是因为政府军队不肯并力向前。那些手握兵权的节度使、观察使们,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态逡巡观望,不肯作出头的椽子。但裴度明白,一旦自己奔赴前线,那些统兵将领唯恐自己抢走了他们的功劳,必将奋力向前,到那时,淮西平定必将指日可待。

    第三,裴度很清楚,政府军有一个弊端,太监监军。说起来,这个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光荣传统,已经折腾了大唐很多年。那些身体某个部位缺点零件的阉人,自恃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在军队中耀武扬威,颐指气使。胜了,他们抢先向长安报捷,功劳归他;败了,就百般辱骂,责任归那些统兵将领。军中有这么一位老爷,将领们军事不能自专,且动辄得咎,索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事能拖就拖,造成了如今徘徊不前的局面。其实,要解决这个弊端似乎很容易,裴度一道奏章就将这些不男不女的死太监撵回了长安。

    当然,裴度不是第一个发现这种弊端的人,也不是第一个奏请罢免太监监军的人。早在高崇文平蜀之时,宰相杜黄裳就曾经奏请李纯,罢免了监军,高崇文才得以高歌猛进,迅速平定了西蜀刘辟的叛乱。

    第四,裴度之前,淮西战役的前敌总指挥是宣武节度使韩弘,韩弘之前是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无论是韩弘,还是严绶,都不怎么称职,不,应该说很不称职,这也是裴度主动请缨,从幕后走向前台的主要原因。

    先说说这个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应该说,严绶基本上是个好人,手下也不乏能征惯战的猛将,将吴元济折腾的神经衰弱的李光颜和他的兄长李光进都曾出自他的麾下。部下的赫赫战功,为严绶积累了良好的政治资本,淮西战役一开始,严绶就被任命为淮西招抚使,成为淮西战役的前敌总指挥。

    但严绶是个文官,压根不懂军事,更没有什么作战方略。到任之后,严绶只作了三件事:第一,是花钱,大把花钱:犒赏士卒,政府仓库的数年积蓄,被他挥霍一空,大把撒钱的严绶却没有如愿买来广大将士效命沙场的决心,你说严绶亏不亏?第二,还是花钱,大把花钱:这一点就有点猥琐了,因为这钱给了宦官,当权的宦官,以为声援。看来,严绶虽然不懂得军事,却将官场的潜规则、明规则研究的入木三分。第三,就是原地踏步。军事上,严绶奉行保守战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拥八州之众,率数万精锐,屯于淮西边境,却只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在任一年有余,竟然一仗没打,更别提立功了。对于严绶来说,根本不是前来打仗,而是旅游观光,是数万人长达一年之久的公费旅游观光!

    裴度实在看不下去了,屡次上书指责严绶没有将帅之才,请求撤换。严绶就这样离开了淮西战场,竟然没有受到惩罚,而是风风光光的回到长安,坐上了太子少保、检校司空的宝座。看来,那些死太监,不光拿钱,还真给你办事!

    纵观严绶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同是文职出身的柳公绰相比,我们不得不感叹,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比起他的前任,宣武节度使韩弘的军事才能不成问题,可惜,他的忠诚很成问题。这个十几年不入朝的人,这个靠要挟长安登上宰相高位的人,自然不是什么好鸟。对于淮西,他自有一肚子的如意算盘,总结起来无外乎四个字:倚贼自重。因此,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淮西的平定,道理很简单,如果赖以自重的贼没了,那他拿什么要挟亲爱的长安?

    领导心怀鬼胎,自然不会好好指挥,围剿淮西的各路大军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尽管如此,吴元济还是被揍的够呛,尤其那个李光颜更是过分,吴元济与你既没有杀父之仇,又没有夺妻之恨,偏偏见不得淮西兵,一见到就是玩命的砍,玩命的杀,只杀的淮西兵哭爹喊娘,叫苦不迭。韩弘一看,这还了得,长此以往,吴元济很快就会玩完。不行,必须想个办法,消磨一下李光颜的斗志。什么办法呢?哎,有了,韩弘眼珠一转,想出一条妙计,一条臭不可闻的妙计:色诱,英雄难过美人关嘛!想到就做,绝不迟疑,韩弘表现出其雷厉风行的一面,他立刻派人把大梁城翻了个底朝天,别说,还真搜罗到一个绝色女子,教以歌舞丝竹、吹拉弹唱,饰以珍珠玛瑙、金玉翡翠,载以香车宝马,一路环佩叮当,将这位绝色女子送到了李光颜的军营。

    要说这位李光颜,那可真不含糊,立马大排筵席,盛情款待上级派来的慰问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光颜开始了即席演讲:长夜漫漫,孤枕难眠,承蒙领导垂青,惠赐美姬,不胜荣幸,不胜感激。然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当为国分忧,而今淮西未平,逆贼未除,正是我辈效命沙场、马革裹尸之时,岂能贪恋声色之欲、枕席之欢?况美人只有一位,将士却有数万,李某虽然愚钝,又怎能弃数万将士于不顾,而独自贪欢?故将军美意,承情之至,然金钱美人,非吾所欲,原物璧还,恕罪恕罪!

    李光颜一席话,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满座将士,为之泣下,韩弘使者,满面羞惭,悻悻而去。

    韩弘的所作所为,李纯并非毫不知情,裴度更是心知肚明,但是,又能怎样?遍观诸将,又有谁官位比他高,资历比他老,实力比他强,足以令其俯首帖耳?除非,除非裴度!所以,裴度来了。

    第五,曾经,围剿淮西的各路人马中有一个软肋,致命的软肋,那就是西路。淮西开战之初,长安将山南东道分为两节度,以户部侍郎李逊为襄、复、郢、均、房节度使;以右羽林大将军高霞寓为唐、随、邓节度使。并诏令高霞寓专事攻战,李逊负责粮草。但高霞寓轻敌冒进,小胜之后,继以大败,败得那叫一个惨,仅以身免。事后,长安问责,两人互相推诿,双双贬谪。

    责任人虽然遭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失败的阴影却依旧笼罩在每一个西路将士的心头,挥之不去。偏偏高霞寓的继任者,原荆南节度使袁滋,对,就是那个见风使舵的荆南节度使袁滋,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他来到唐州,不是来作战的,也不是来旅游观光的,而是来充当和平使者的。因为,他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制止手下将士侵犯淮西。吴元济派兵包围了新兴栅,袁滋竟然点头哈腰,低三下四的求其退兵,丧尽了大唐的颜面。从此,吴元济再也不把他当盘菜了,不,是已经把他当成了一盘菜,想吃就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西路大军至此已形同虚设。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因为在裴度赶赴淮西之前,一个人已经先他一步,赶到了淮西,成为袁滋的继任者,新任唐、随、邓节度使,并且已经投入战斗,初见成效。这是一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人,却也是裴度最为倚重、最为信赖的人,他就是中唐第一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的儿子,太子詹事李愬。裴度相信,有自己的居中调度,有李光颜和李愬的两面夹击,有各路大军的铁壁合围,淮西平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