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献策(第二更,求月票)

无语的命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九点还有一更!)

    军纪森严!

    几天来,若是说朱应升对于楚军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恐怕就是军纪了,不说其它,单就是营中的规矩,便让人叹为观止,就像在前往中军大帐的路上,尽管路宽达两丈,但是持刀枪的兵卒经过时,也只是沿着左右宽各不过两尺的步道步行,将中间的道路让予车马,而且皆是靠右前行,如此倒也让这营中不至于拥堵。

    “楚出于淮,规矩自然也是当然……”

    想到途径江时,听说的江北的规矩,朱应升暗自在心里嘀咕道。

    在靠近中军大帐时,抬头看着那宽达数丈的中军大帐,朱应升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也许机会就只有一次,就看这次能不能说服那位楚王,

    步入中军大帐,光线由亮变暗,尽管帐内点着臂粗的蜡烛,可却依然不如外间那么光亮,在帐中的小案后坐着位穿着黑色袍服,身前有金色蟠龙,这位肯定就是楚王了。

    “在下江宁朱应升参见大王!”

    长揖过顶,深鞠过腹,照着大明的礼节行礼时,一声淡不出奇的话语便传入朱应升的耳中。

    “我知道你,洪承畴的幕僚,怎么,什么时候满清那边行起了揖礼,不都是跪礼吗?既然如何,见到本王为何不跪!”

    将手中的兵书一丢,李子渊一上来便给了朱应升一个下马威。

    “大王所言甚是,明行揖清行跪,不过只是礼法上的不同,大王是大明之楚,在下见大王自然行明礼,焉有行清礼的道理?”

    对于这个下马威,朱应升倒是不以为意,见招拆招的他随后又说道。

    “况且,今日大明楚藩、淮藩已北伐至此,可谓是胜局已定。清廷虽于京师聚二十万大军,焉又能阻挡楚淮两路王师,想来不日必将败退,在下自然要识以时务了!”

    虽说只是短短一句话,但在朱应升的话里头,却已经透出了几个意思,第一个自然是北伐大局已定,至于二则就是北伐的不仅仅是楚藩,还有淮藩,当然,还有就是满清的二十万大军。至于最后,就是他是识时务之人,换句话来说,不但他识时务,包括他身后的那位,同样也是识时务的人。

    “哦,”

    眉头略微一挑,李子渊看了眼朱应升,然后说道。

    “如何识法?”

    “自然是识得天下大势!”

    朱应升倒是没有直接说什么,而这句天下大势,也可以有几种解释,尽管心知对方并没有说什么,但李子渊还是忍不住多看了朱应升几眼,一旁站着的许云程,同样也打量着这个朱应升。

    这人有点意思!

    心里这么寻思着,李子渊的脸色一变,沉声说道。

    “既然是识天下之势,那还费何口舌,回长沙告诉你家主子,待本王克复京师之时,便是挥师南下,杀入长沙之日!”

    李子渊的话看似威逼,可实际上,却根本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威胁,尽管他提到杀入长沙,但却没有提洪承畴,更没有提杀洪贼以慰天下之类的言语。朱应升自然也听出了其话中的意思。

    其实从他进入中军大帐起,就一直就在试探着面前的楚王,现在听他这么一说,立即便明白了其话中的意思,于是便笑道。

    “若是如此,我等又焉敢抗拒王师?”

    在主动示弱的同时,朱应升却又突然反问道。

    “可,大王为何至今仍不出兵京师,收复神京?”

    突然的反问,只呛得李子渊差点没咽下一口气来,而朱应升倒是得势不饶人的继续说道。

    “非但大王不曾动兵直指京师,就连已经攻取山海关的淮藩亦是按兵不动,淮藩为何如此,恐怕不需在下多言吧!”

    朱应升完全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可事实上,他也是刚刚知道淮藩夺了山海关,甚至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整个人也是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但随即他又意识到,对他此行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如今,淮藩据山海关,夺盛京,使得清廷陷入无路可退的境地,如此方才有现在清廷于京中整兵备战之举,目下,清廷又征发其旗下包衣数万,面对如此背水一战之数十万清军,不知大王有几分胜算?”

    这声问,让李子渊的心头略微一沉,对于这一切,他当然知道,正是因为了解清军的背水一战的现实,所以才没有急匆匆杀向京师,倒不是说他不愿意攻京师,而是……他怕到最后让淮王落了便宜。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古往今来,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可不是一件两件,这些日子,史书他可是没少看,在史书中更是找到了许多说服他的例子,也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暗兵不动。

    同样,淮王的暗兵不动,更是印证了他的猜测。

    淮王想是要趁他与清军拼个鱼死网破的时候,再来个黄雀在后啊!

    他李子渊怎么可能会为他人做嫁衣?

    尽管心里想着要做那只在后的黄雀,待到朱明忠与清军拼个鱼死网破的时候,再趁机夺取京师的他,其实心里比谁都急,毕竟,他自己也不敢保证,清廷一定会强攻山海关,以夺回出关的道路,万一他们要是从其它隘口出去怎么办?

    现在被朱应升这么一问,李子渊心中的顾虑,又一次被他道了出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轻轻的道了这么一句话,朱应升看似可惜的说道。

    “虽说大王与淮王皆是明臣,可这克复神京的功劳,又岂能拱手相让?”

    这会朱应升倒是没有说什么,若是楚军实力受损,到时候可能会为忠义军所乘之类的言语,他压根就不需要挑拨离间,毕竟,楚淮本身的关系就很微妙,若是再刻意离间反而就落到了下乘。

    “哦……”

    身体微微前倾,李子渊盯着朱应升,突然笑道。

    “允齐,既然你不远数千里来这,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这两句话吧!”

    朱应升既然来这,而是特意提及此事,肯定不是为了说出这个世人皆知的道理。

    李子渊的态度变化,让朱应升微微一笑,

    “其实,在下之所以来这,是奉我家东主之命,与大王商量一些事情……”

    “大王,”

    不等朱应升把话说完,一直保持沉默的许云程便插话说道。

    “洪氏降清后可谓是劣迹斑斑,若是大王纳其降,非但会惹世人非议,亦会令大王清名受损,还请大王三思。”

    许云程之所以打断朱应升的话,倒不是说他真的是在劝阻李子渊,他的这番话不过只是说给朱应升听的,是在告诉他,洪承畴的名声不好,大王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讳接纳他。

    抬眼看着这立于楚王身边的人,朱应升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再次长揖道。

    “大王休要误会我家东翁之意,我家东翁亦自身罪孽深重,又岂能不自知,只是东翁客居湖广多年,又怎能忍心看大王所率领湖广健儿白白折损于京师城下,所以才派在下往赶往此地,以便助大王一臂之力,收复神京!”

    什么“客居湖广”,什么“不忍”,不过只是借口,若是洪承畴真的不忍,又怎么可能在清军入关后,倾尽全力助其坐稳中原的天下,可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

    对于朱应升的这个理由,李子渊也好,许云程也罢,他们都没有反对,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听听他想要说些什么。

    “哦,不知洪中堂有何良策?”

    难道说,洪承畴在京师之中有心腹,可以助他攻城?若是如此,那想要克取京师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这几十万清军……

    就在李子渊暗自嘀咕着的时候,只听到朱应升说道。

    “大王,若是大王可不费一兵一卒既可克复京师,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不费一兵一卒既可克复京师!

    这话传到李子渊的耳中,别说是他不信,就是三岁小孩也不见得相信,这可能吗?而许云程更是惊讶的看着对方,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诧样,而让他意外的是,这朱应升的脸上全是一副认真模样,那里像是吹嘘之词,

    难不成,他真的有办法?

    不费一兵一卒!

    若是当真如此……双眼逼视着朱应升,李子渊好一会才反问道。

    “哦,不知洪中堂有何良策,可以让清军将京师拱手相让!”

    清廷投降李某人?

    若是如此,若是如此……那,那时,这天下何人能与李某相比?

    若是能收降二十万清军,再能收降洪承畴麾下近二十万大军的,有了这麾下七十余万大军,即便是三藩合流,又能奈我何?

    即便是李子渊想要克制内心的激动,但是他的语气还是出卖了他,落在朱应升的眼中,他又岂不知道,这位楚王在想什么?试问这天下有几人能抗拒这样的诱惑?

    “大王。”

    双手抱拳,朱应升神情严肃的问道。

    “大王以为,今日退路被断,清廷如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知大王胜算几何?”

    来了!

    朱应升的问题,让李子渊心头暗自狂跳的当口,故作矜持的说道。

    “清虏入关,杀我百姓岂止亿万,独受其降,非人臣所为啊!”

    “所以……”

    他这边的话声不过只是刚落,便见朱应升笑道。

    “洪大人才不想让大王为难,方才献良策于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