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芸芸众生(完)

煌煌华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日月永在最新章节!

    当双喜向朱允炆汇报,说朱一石落网的时候,后者确确实实愣了一下。

    对于能不能抓住这位大明朝第一位超级诈骗犯,朱允炆从来没有怀疑过,结果一定是可以做到的,区别的难度无非是时间的早晚,而如此早,那是朱允炆始料未及的。

    “这人不出皇爷所料,一拿到钱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日花天酒地,在泉州那地界,以李公子的身份天天泡在海湾盛宴,咱们的人试探了一下,发现这个突然出现、出手豪绰的李公子就是朱一石。”

    双喜将抓捕前后的原委简单说了一下,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过程,从怀疑到试探再到被抓捕,朱一石也好李公子也罢,就这么一头扎进了温柔陷阱之中。

    “人呢?”

    “刚扭送进京,正准备押往锦衣卫天牢。”

    “没必要,直接带过来。”

    这种人有什么好审的,一个拿了钱就花天酒地,留恋温柔乡的贪花客,也没有审讯的必要,估计路上就已经竹筒倒豆子的全招了。

    送进锦衣卫天牢,都够呛能活着扛过那一番大刑。

    双喜领命,命左右下去安排,也没让朱允炆等太久的时间,几名锦衣卫就带着一名头戴重枷、脚戴重镣的囚衣男子走进了乾清宫。

    你还别说,朱允炆见到该男子的第一眼,还真就发现,虽然这朱一石面色昏暗一脸的绝望,但长相贵气,确实容易让人一眼而生亲近、信任之感。

    “草民胡三,叩见吾皇万岁。”

    朱一石、李公子全是假名假姓,胡三,一个多么简单而又没有文化的名字。

    男人匍匐在地叩首,但恐惧又远远小于兴奋和激动。

    做下如此大案,被抓的时候胡三就知道自己定是死路一条,但死之前还能见到朱允炆这么一个只存在于书里、以画像形式悬挂于各府县衙门口公堂之上的君父,也算是死前不亏。

    “没必要上那么多层禁锢,这一殿的大汉将军,还能反了他不成。”

    朱允炆挥手,便有几名锦衣卫上前给胡三解开了镣铐枷锁,让其可以舒服不少的趴在地上顿首拜谢。

    “起来吧。”

    面对着眼前这么一位诈骗了国有贷款、商人投资数千万的首位超级诈骗犯,朱允炆反而没有太多的恼怒之情,而是温言开口,让趴在地上的胡三起身并赐了座。

    这就是身份的悬差带来的视角不同。

    朱允炆不是杭州知府,后者当然恨不得活活把这胡三吃进肚子里,而朱允炆就没那么多直接的利害相连带来的恼怒之情。

    “你让朕这个年过的不太痛快啊。”

    一句戏谑,让胡三又秃噜到地上磕头:“草民罪该万死、自知难活,求陛下赐死。”

    “你还想活?”朱允炆端着茶碗还没来得及喝就哈哈笑了一声:“朕容你国法也不容你,不过朕心中有很大的疑惑,你跟朕好好讲讲,去朕心头之奇,朕到可以赐你一个舒服体面的死法,也能保个全尸。”

    “君父面前,草民自然知无不言。”

    直到此刻,胡三的回答依旧言语如常,并无恐惧导致的结语,而且答的话并不像他的名字那般没有文化。

    “跟朕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胡三沉默了一阵,似是在组织语言,良久后才开口娓娓道来。

    胡三,本名就叫胡三,洪武十六年生人,陕西西安府人,家中行三故名胡三。

    跟天下大大小小无数个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一般无二,取这个名字的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民之家,胡三打一落生懂事就知道,自己一辈子都注定是个农民。

    建文元年的时候,家乡闹了次疫,高堂父母跟两个哥哥都没活下来,就留下一个胡三,这也给胡三未来的人生改变提供了机会。

    十六岁的胡三不愿意当一辈子的农民,于是便把地全卖了,孤身一人带着钱进了西安城开始寻求新的人生发展。

    一边找老秀才识字,一边给人匠坊里做工。

    当《求是报》开刊之后,胡三就成了报局固定的常客,而朝廷编修的《建文大典》则成了胡三奉为圭臬,认定是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一部宝典。

    先后省考两次未录的胡三,开始走上了诈骗的道路。

    每晚在家中对着墙,甚至是养的老黄狗练习谈吐,久而久之,胡三在外说话已经具有了在讲话时,让外人静心聆听的一种魅力。

    富有见识和出色的语言组织、思维逻辑,胡三很快得到了自己做工之处匠坊老板的喜爱,并把自己的闺女许配给了胡三。

    这又是胡三的人生转折点之一。

    有了钱财的支持,胡三可以看得书更多了。

    在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之后,胡三买了人生第一身罗衫贵袍,腰身一变,像是一个走南闯北的大商人,并且开始以‘周大掌柜’的第一个假名头在西安进行行骗。

    胡三先是开了一家典当行,同时承担部分民间放贷的业务,但主要还是吸纳存款,许以高利。

    自掏腰包取得一部分百姓信任后,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将储蓄存入胡三的典当行内。

    这钱越来越多,胡三需要支付的利息自然也就越多,深知自己早晚会崩的胡三也顾不上媳妇孩子,便将所有钱存入银行,带着一张银行的五万价券逃出了陕西。

    而胡三的下一站,则是山西。

    这一年,是未改制前的建文十一年。

    也是这一年,在山西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卫老板。

    卫老板不是商人,是一名掮客,自称与布政使司的官员颇有交情,甚至是南京都能搭上话,可以帮助山西一众煤老板们办很多的大事。

    这种说辞在未经验证之前,自然是没人愿意信的,但总会有第一个尝试接触胡三的商人。

    一个小商人希望能够将一处临近的煤井买下,但是县里的手续卡着不给批,就找到了胡三打点,并送上了三千两。

    胡三哪有这个本事来帮商人走手续,但胡三脑子活,没找县里而是直接去了府里。

    那年月刚开始二五计划,各省各府对招商引资都很迫切,胡三虽然身上只有五万两,但他摆出来的谱就跟身上有百八十万一样,当下就成了知府衙门的贵客。

    剩下的事也就简单多了。

    一个煤井罢了,又不是直接送,那就成了侵吞国有资产,履行正常手续,部分关节点开开方便之门也就通过了审批。

    就这样,为了三千两的打点,胡三以卫老板的身份掏出了五万两,还许下了一个五十万投资的空头支票,帮助那位煤老板拿下了这处煤井。

    对胡三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他的名头打响了。

    经过不停的转介绍,胡三最终认识了山西煤业的领头人物郭万三。

    在轰轰烈烈的煤业改制的大浪潮中,胡三从郭万三手里很轻松的一句话就骗走了一百万打点费。

    这一百万对郭万三来说不值一提,所以被骗了之后也懒得报官。

    拿着一百万的胡三,先是跑到辽东避风头,而后南下到了杭州,再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就成了皇商管事朱一石。

    越骗越上瘾的胡三,在杭州炮制了这么一出惊天大案。

    “按理说,你从郭万三手里骗的钱,也够你一辈子锦衣玉食,做一个地主老财安享晚年了,怎么这般无智,还在行骗呢?”

    了解始末之后,朱允炆更是好奇了:“一百万两,你就是在南京,也能包一片产业,媳妇孩子接过来,在纳上几个妾,这日子不知道多潇洒,还敢骗几千万,你要那么多钱也没地花啊。”

    在大明,除了朝廷有地能花完几千万这笔数字,换谁有这个本事?

    花不出去的钱,它就是一串看起来吓人的数字。

    而想要变现,几千万两是什么概念?

    整个浙江的官库里加一起都没有那么多现银,都熔锭之后在南京太仓里躺着呢。

    “草民这是成瘾了。”

    对朱允炆的好奇,胡三苦笑一声,照实说道:“草民就是一农户出身,以前就觉得村长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后来渐渐在行骗的过程中,草民认识了商人、官员,并且随着越骗越大,草民发现,就连一省布政,也对草民客气有加,草民就想继续骗下去。”

    骗钱用于享受早已不是胡三的目的,胡三更享受的是自己虚构的身份给他带来的心里满足。

    避难泉州也只是为了躲风头,桃姐的出现,算是他这位英雄没有度过的美人关罢了。

    不过事态的发展还真如胡三所想的那般,一路行骗,真就让他骗到了皇宫,见到了朱允炆这个皇帝。

    大明之大,顶了天的人物也算是让他见到了。

    “若是你就这么死了,媳妇孩子的都撒手不管,你倒是实现了你的人生价值,她们娘俩怎么办?”

    面对这个问题,胡三罕见的哽咽语顿起来,良久才抽抽鼻子。

    “草民之愧欠,只能下辈子再还了。”

    “朕会派人把你的故事写下来,传阅到全国各地。”

    朱允炆宣判了胡三的结局:“你对大明是有功劳的,因为你,朕会命银行成立反诈骗衙门,也会让各省更加的惊醒将来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对于你一生行骗所用到的手段,朕以你的姓氏为冠,叫做胡氏骗局,虽然你成了反面典型,但也算是另一种方式将自己的名字刻进青史了。

    国法无情,你虽然是个人才,朕也没有宽赦你的道理,不然对那些被你骗过的,血本无归的无辜百姓、倾家荡产的商人不公平,朕许你全尸,去吧。”

    “草民,谢吾皇隆恩!”

    胡三一头砸在金砖之上,虽血流如注却是感激不已。

    解脱了。

    锦衣卫将胡三拿了出去,迎接他的,或许是三尺白绫又或许是一杯鸩酒。

    总是一个体面的死法。

    胡三只是一个普通人,是大明这个时代、社会背景下形形色色万人中的一道掠影,他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高贵的出身。

    就这么一个人,通过学习、看书和自己后天的努力,一步步也走进了风云激荡的舞台中心。

    或许将来几十年、几百年后,后世的骗子都会将他奉为祖师爷。

    而他留下的胡氏骗局,也一定会一直存在下去。

    “芸芸众生,不管好与坏、对与错走哪一条路,都在蜕变。”

    朱允炆笑着看向双喜,由衷的欣慰道:“朕编修《建文大典》的目的实现了,将来随着大典的内容不停丰富,可能朝廷还会不停的遇到比胡三更棘手的罪犯,会给咱们这个国家带来更大的麻烦,但猎物越来越聪明,朝廷这个猎人也会跟着而进步。”

    说完朱允炆又想起了一件事,特别交代道:“浙江这次事跟内阁说一声,浙江布政使司和杭州知府衙们官员全部吏察评劣。”

    评劣虽恶,但总比罢官杀头要强得多。

    官与民斗的这一局,到底是胡三这个芸芸众生的一员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