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农门娇宠:带着萌宝去种田最新章节!
自打那天分房睡开始,韩伊一可是有好多天都没有和姜仲山有过正常的交流了。
姜仲山气压越来越低,家里面的下人像袁春梅他们也觉得不好过了起来,男主人天天板着一张没有什么表情的脸,就是没有什么意思地盯你一眼,你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又做错了什么。
可韩伊一确当什么都没有看见一样,吃饭能赶上就和姜仲山一起吃,赶不上两个人就干脆分开吃了。但就是在一个桌子上面吃饭,韩伊一都不会主动看姜仲山一眼,不是盯着饭菜,就是看着平平安安,当然两人也就没有了眼神的交汇。
晚上睡觉也是一样的,韩伊一叫灵犀把东厢房收拾了出来,她现在就在东厢房常住了,也没有和姜仲山商量,就像是约定成俗的规定一样,一人看一个孩子。姜仲山看着姜安安,韩伊一则带着姜平平。
别看平平安安还小,可小孩子才敏感呢,像也是知道爹娘闹别扭了一样,姜平平原先也不过说过妹妹、站几个词语,就是在韩伊一那么威逼利诱的情况下,都从来没有叫过爹娘的人,再和韩伊一在一个屋子里睡了几晚之后,有天晚上韩伊一怎么哄都不睡。
放进小床里好半天也是瞪着大眼睛咬着手指头不睡觉,韩伊一只能又抱起来拍拍,没想到他就拿手指指着门外,朝韩伊一一个劲儿叫着,“妹妹,爹...”
姜仲山这样出现在姜平平的嘴中,韩伊一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本来姜平平能够喊爹了,韩伊一应该十分高兴的,可偏偏是在她和姜仲山闹矛盾的这种情况下,她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韩伊一身体前倾,前额就和姜平平的额头贴在了一起,小声地自言自语道,“娘也想爹了,可是这次娘不想再都还是忍了下来,这次他不深刻的反省他的错误,娘绝对不会原谅他的!”
她和姜仲山虽是夫妻,但却又不是恋人,就像是两个落入大海的人,抱住了同一根浮木,举目四望都是茫茫大海,这种情况下,如果姜仲山连对她坦诚都做不到了,那这样的日子过着比上辈子等了十年的日子还要难过。
毕竟那个时候他们什么关系都没有,甚至她还能隐隐察觉姜仲山对她这样的身世的人的仇视,那种情况下,姜仲山做出什么,她都能理解,可是现在,她怎么样也理解不了了。
韩伊一苦笑了一声,果然距离越近,忍耐力也就越来越差了呢!
不知道是不是母子连心,姜平平像是知道韩伊一此时心情不好一样,撅着嘴巴就在韩伊一的脸上亲了亲,平时姜安安不高兴时,或者碰到哪里碰疼了哭闹的时候,韩伊一也是这么亲亲,摸摸安慰她的,姜平平现在的动作和韩伊一一模一样。
儿子这么安慰自己,倒是让韩伊一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从自己的情绪里出来,就觉得在孩子面前,尤其是十分敏感的姜平平面前,自己还是要收敛一些负面的情绪,就清了清嗓子,拿手指头捏了捏姜平平的小鼻梁。
“爹爹和妹妹,你都说过了,什么时候叫一声娘让我听听呢?我觉得你其实是都会说了,可是叫你开个口却这么难,果然是那个男人的种!”
一连忽略姜仲山这么多天,又从每天已经熟悉的姜仲山味道围绕的被窝里搬出来一个人睡,对于韩伊一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那么她就只能让自己白天拼命的忙起来,忙起来的好处就是白天没有功夫想姜仲山,晚上哄睡了姜平平,她倒在床上就能睡着。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就短短几天时间,她就在灵犀的帮助下,又弄出了许多新的发型,一一将发型画出来,又将适宜的发饰画了进去。积攒了三十张首饰画稿,就等着金满楼那边派人来说掌柜回来了,她就好叫灵犀送过去。
她还不止画了金满楼的首饰图样,就连石记成衣坊那需要的绣图,她也画了许多。本着想要回报石锦娘和梅泠送过来的布匹的情,这次的绣图,是韩伊一专门抽空研究了书吧关于刺绣的书之后画的,不止画了花鸟,还创作了一幅骏马奔驰的大幅屏风绣图。画好了才让灵犀送了过去。
石锦娘和梅泠和绣图打了半辈子交道,韩伊一的图怎么样,她们心里当然十分清楚,九幅花鸟小图加上那骏马奔驰的大图最后灵犀拿回来一百两银子。全部都进了韩伊一的私房钱小箱子。
在姜家村韩伊一和村民说,自己家能在县里面买宅子,全都是因为凑巧画了些刺绣图换了钱来,但实际上,即使珍宝楼的收益还没有到半年一盘点一分的时候,光是通泰杂货分来的钱就已经足够姜仲山养起这一大家的人了。
通泰杂货的二少爷万康辉不止为人处事比三少万康盛优秀,做起生意来,更是不含糊。这边姜二江把姜青石做的学步车的各个部件给了他,他也就从善如流的听了姜仲山和姜二江的建议。
汴梁一共分为十三个州府,先是瞄准了南边的广州府、福州府和苏州府,广州府、福州府自打禁海之后,闲下来最多的就是人了,万康辉就把小的加工作坊设置在了广州府和福州府,学步车做出来了,则向上在苏州府铺开。
苏州丝织业发达,对于一些新鲜事物也容易接受,再加上又比较有钱。果然,不论是普通木头做出来的简易版学步车,还是样样用料都十分精细的特别版,都很快让苏州府的人所接受。
然后才慢慢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将学步车一点点铺开。谁家又没有个孩子呢?这是年代,没有儿子都不能抬起头来做人,有了儿子可不要当宝贝一样疼着,再加上学步车是木头的,给大儿子买了,以后底下的儿子都能用。
再不济,贵的买不起,便宜的还不叫自家孩子用用呢?很快学步车就开始在全汴梁风靡起来。远得县镇还没有消息,大的州府,街上可都是谈论学步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