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背书

星河行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悟空小说网 www.wkxs.cc,最快更新无敌之大唐最新章节!

    大周登州水师本就是大唐登州水师,战船依旧,原班人马,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旗号。

    而且,登州水师自高宗皇帝征服高丽以后,就马放南山,龙归大海,英雄无用武之地。

    同时,朝廷对登州水师的作用重新评估,认为其已经是可有可无,之所以没有撤销建制,只不过是因为泱泱大唐,海疆万里,总得有一支水师装点门面,才勉强保留了下来,可待遇却是直线下降,越看越难以维持。

    多年来没有添加一艘新的战船,一直靠修修补补维持,可战之船越来越少,方才被倭人设计伏击,一战而全歼,将登州水师的昔日辉煌葬入海底。

    登州水师所用的是前隋的五牙大舰,面对怒海狂涛的时候,容易倾覆,并不适合在茫茫大海中航行。

    而倭人战船要合理一些,去除了上部的豪华仓房,采用了平底舱设计,抗风浪能力大幅度加强,可受工艺和眼界的限制,同苍龙战舰想比,无异于小儿和大汉的差别,不堪一击。

    赵金玉给出了战斗力对比结论,那就是集合所有倭人战船的战斗力,星辰舰队只要出动三艘苍龙战舰,就足以碾压并全歼。

    不过,赵金玉知道自家主子的脾气,对任何人都要全力以赴,并将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考虑进去,绝不允许任何瑕疵出现,从而前功尽弃。

    因此,赵金玉带来了五艘苍龙战舰,另外还有小号的游龙舰十八艘,与苍龙战舰想比,战斗力差了几个等级,但机动性更强,速度更快,适宜近海水域和内河作战,与苍龙战舰成互补性质,堪称完美组合。

    另外,还有补给船,以及赵氏的商船。而属于赵无敌本人的商船实际上同家族的海上商队大为不同,全都是经过曹志刚领人改造的,按照补给船为原型,局部做了改变,添加了战斗功能。

    可以这样说,这种新型商船在速度上比倭人战舰还要快,而战斗力与之相比同样也不弱。

    赵金玉同主子赵无敌之间的联系就是靠这些商船完成的,他将给赵金玉的命令写好交给亲卫,让他们通过秘密途径送到夷州来人手中,任何那些人会用商队做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赵金玉手中。

    然后,赵金玉派一两个人,冒充使者前来同赵大将军面谈,接受赵大将军代表大周帝王的招安,成为大周水师,不过,也就是个名义,听调不听宣,只要在战时来援,同时护卫大周海疆宁靖即可。

    这是他图谋已久的诡计,如今终于借助倭人之手达到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还得感谢倭人。

    而这一切全都是出于女帝的圣旨,授予他总管海东战事,节制沿海水陆兵马,可临机独断,组建水师。

    他果然是不负所望,一遇到机会立马就临机独断、先斩后奏,并且采用诱导和胁迫的手段,让诸将点头,和他一起扛雷子。

    先斩后奏并不代表就不奏,将所有的事情全都压下,等到凯旋而归的时候当面奏对。

    赵大将军又提笔给女帝写起奏章,从出兵海陵县说起,将倭人的凶悍和狠毒夸大了几分,再将千山大战的结果写上,歼敌三万余,焚毁敌人战船数十艘。

    此番,在对战果的统计上,赵大将军可谓是良心发现,真没有睁眼说瞎话。将士们的粗略估计是歼敌两万余人,这就是个大概数字,有些人都纠缠在一起,烧得乌漆嘛黑,太恶心了,谁有耐心将他们给分开来仔细点数?

    还有被烧成灰烬,与老树的残骸混合在一起,都分不清楚了,遗漏的还真不是小数。

    再说了,实际数了两万余,给女帝奏章上写成三万,已经是良心数字,就连卫长都没有意见。

    自大唐到大周,边地杀敌一直都是报数的,杀敌一万能写成八万,屠灭八百就是无数,绞杀一队斥候那就是全歼敌军。

    兵部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否则,那些杀才们会盘坐在兵部大堂上和侍郎们讲道理,将粗大而壮硕的手指头一根根地扒拉。

    你看啊,俺数给你看,一个,两个,三个……十个,十……看到了吧,俺的手指头根本就数不出来,不是无数是什么?

    赵大将军写完千山战况,立马笔锋一转,将出兵江南说成是探查到有十几二十余万倭人啸聚海岛上,并累次闯入大江,长驱数百里。

    他写个奏章,还不忘装十三,豪情万丈地呼喊:“我大周每一寸土地都是上苍赐予的,岂容尔等蛮夷入侵?”

    只可惜有心杀贼,却苦无战船和水师,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好河山被倭奴蹂躏,万千生民倒在倭奴的钢刀下,呜呼哀哉,如之奈何?

    幸得上苍垂怜,陛下庇佑,海外有东吴遗民继承祖先的水战本领,有战船数百艘,壮士数千,闻听倭奴猖獗,义愤填膺,愿为大周而战,驱除倭奴……

    他洋洋洒洒写了数千言,每一个字都如同铁画银钩,苍劲有力,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豪情万丈、慷慨激昂以及苍凉和悲壮,就连他自己都被感动了,终于明白了当日岳武穆于朱仙镇接到十二道金牌时的心情。

    写罢奏章,他看了又看,确定没有毛病,便让人将诸将寻来,让他们过目并写上名字。

    这叫做背书,表明诸将都是参与者,到时候有福同享,有功劳同捞,但是女帝一怒,嘿嘿,杀头时谁也跑不了。

    康大王将奏章倒着拿在手上,随便瞅一眼,大叫一声:“好字!好文章!”

    然后他用粗大茁壮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捏着狼毫笔,好半天都没有动静,开口问道:“大帅,俺该在哪儿写上名字?”

    这家伙斗大的字都不识一箩筐,拿着奏章都分不清上下左右,在王忠义的指点下,大笔随意抹了几笔,也不知写的是啥玩意儿。

    赵大将军也不讲究,人家是一个西域胡子,能使用毛笔就不错了,哪能过高要求?

    王忠义第二个背书,接下来上官云长和周通也写上名字,最后轮到卫长,他一咬牙,将笔提起,唰唰几下,写下卫长两个大字。